【戰略快評】打造三維無人載具 有效嚇阻海上威脅

◎汪哲仁

俄羅斯黑海艦隊護衛艦「謝爾蓋·科托夫號」(Sergey Kotov),3月遭烏克蘭自產的「馬古拉5型」(Magura V5)水面無人艇攻擊,發生爆炸後沉沒;成為俄羅斯第 22 艘遭烏克蘭海空無人機具或飛彈擊沉的軍艦。自烏俄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黑海艦隊已經損失近3分之1,顯見無人裝置對於傳統水面艦的擊殺能力。

即便無人水面艦艇沒有直接打擊船艦,也能造成船艦戰力受損;即使無人艦艇在距目標約100公尺處被摧毀,其衝擊波所產生的電荷,仍會破壞目標艦艇的無線電、其他電子設備或聲納系統,導致艦艇須維修數月、無法出海作戰,足見無人艦艇近距離爆炸所帶來的強大破壞力。

烏克蘭自2023年起積極使用無人水面艦艇,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戰爭初期幾乎完全癱瘓的海軍能量。目前烏軍擁有7種不同類型的無人艦艇,尤以具打擊能力的無人艦艇最受注目。前述「馬古拉5型」長5.5公尺、最高時速78公里,可裝載200公斤炸藥,適用於打擊海上戰艦;而較大型的「海上寶貝」(Sea Baby)長6公尺、寬3公尺、最高時速90公里,可裝載800公斤炸藥,較適合打擊靜態目標,例如橋梁或停靠港口的船隻;至於2023年底推出、已有實際戰績的「馬麥」(Mamai),時速更高達110公里。

這些無人艦艇皆配備多種通訊設備,避免因單一通訊設備故障而無法使用。由於反制無人水面艦艇的技術,已逐步被開發出來,烏克蘭正研發兩款水下無人艇,未來將持續對俄羅斯黑海艦隊造成壓力。

除了建置無人艦艇的生產能量,烏克蘭也在去年8月24日獨立紀念日,成立全球首支海軍無人艦艇獨立旅:第385 獨立旅,由烏克蘭海軍、國防部情報總局及國家安全局等3單位所編成;該旅的成立,凸顯烏國已建立大規模生產無人艦艇的能力。

儘管無人艦艇戰功卓著,但烏軍也承認,無人水面艦艇雖可癱瘓敵艦戰力,但仍不具反攻能力,屬於嚇阻性武器。而且以無人艦艇擊沉1艘傳統的船艦,可能需要不只一次的蜂群式攻擊。因此,阻卻海上船艦的威脅,未來勢必開發空中、水面、水下的無人載具,打造三個維度的嚇阻能力。

(作者為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