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歐美攜手反制中共 重新詮釋民主價值

◎蘇紫雲

英國執政的保守黨選出新黨魁特拉斯(Liz Truss)成為新任首相,隨即在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時,宣示臺海安全與和平的重要,與美國總統拜登在聯合國的發言一致。無獨有偶,義大利新出爐的總理、也是義國有史以來的首位女總理梅洛尼,亦宣示挺臺灣,將大力發展與臺灣的關係。由於梅洛尼在競選期間罕見地就臺灣問題發聲,反對中共對臺灣的軍事威脅,並強化推進義臺雙邊往來,其政見也等同獲得義國民意認同與支持。英國與義大利對中共態度的轉向,凸顯歐洲的新安全觀。

歐洲力挺臺灣的新趨勢其來有自,最早是中歐的捷克、斯洛伐克增加與臺灣的交往,以及歐洲議會連串的挺臺法案;緊接著北歐的立陶宛力抗中共壓力,設立臺灣代表處,甚至不惜與中共降低外交關係為代辦級。而中共對立陶宛採取的「經濟制裁」,則激起歐洲與其他民主國家同仇敵愾,積極協助消化立陶宛遭中共抵制的出口商品。而鏖戰至今的烏克蘭保衛戰,更是對歐洲警示威權國家的武力威脅,也是加速歐洲支持臺灣的催化劑。

英國一向著重務實主義外交路線,俄國入侵烏克蘭不久,前首相強生便公開警示要預防臺灣海峽成為下一個侵略者的舞台;現任首相特拉斯時為外交大臣,也曾公開呼籲北約須協防臺灣,競選首相期間,更宣示將把中共視為英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主張對北京採取強硬立場。此一政見,被視為保守黨安全政策的大轉向。

事實上,在中共「建政」伊始,英國在1950年率先承認中共,是最早承認北京的西方大國。雙邊的經貿關係也至為密切,依照至2021年的最新統計,英國是中共在歐洲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二大投資目的地和第二大外資來源地。2021年英國對中國大陸投資12億美元,同比增長22%;相對的,中共在英國投資26.3億美元,同比增長246%。在高度經濟利益情況下,英國卻毅然決然改變對中共政策,可說極其不易。

其實前文提及的義大利新總理梅洛尼,也放棄中共「一帶一路」的投資利益;德國經貿首長與工商組織則公開宣示,對中國大陸市場不再天真。凡此種種歐洲安全戰略的轉變,肇主因都在於俄國的躁進,讓歐洲老牌民主國家重新認知,民主的價值重於經濟,讓世界的政治結構進入新紀元。除了美國表明反對武力改變臺海現狀、甚至將協防臺灣,更多的民主國家都加入跨國團隊反制中共威脅,都將對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發揮正面影響。(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