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美歐軍援到位 破解俄認知操作

◎李俊毅

烏克蘭日前接收首批西方軍援的F-16戰機,並對外公開亮相,有助大幅強化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侵略的防衛戰力。自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以來,烏國向西方國家提出多項軍援需求,在多次協商談判後,獲得美國在內的北約國家方同意,並逐步放寬使用條件。以F-16戰機為例,美國在2023年8月,戰爭爆發1年多後,有條件同意其盟國提供戰機予烏克蘭;此一決定更在近1年後,才得到落實。俄國對北約提供烏克蘭武器的諸多警告,則是影響北約決策的主要因素。

F-16戰機交付烏國的消息公布後,俄國政府迄今並無明顯的反應。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指出,俄國軍事評論家試圖降低F-16戰機的重要性,如宣稱烏國與西方媒體炒作F-16戰機議題,以轉移烏國在戰場的失敗,或探討俄軍將如何鎖定與摧毀這些戰機。該智庫認為,這些舉動反映俄國政府反對西方提供烏國武器而樹立的多道「紅線」,其實並非真正的底線,只是操弄西方國家認知與決策的策略。

在俄國的脈絡下,此一策略名為「反身性控制」(reflexive control),試圖透過建構對手的決策基礎,使之在自由意志下,做出符合己方期待的決定。據統計,烏俄戰爭爆發後,俄國於2022年提出24道「紅線」,2023年則劃設15道。俄國設置這些「紅線」的目的,是使北約國家決策者擔心一旦提供烏國先進武器,俄國將視北約介入戰爭而升高衝突,甚至發動核武戰爭,意圖影響其軍援決策。表面上,暫緩或拒絕軍援烏克蘭特定武器是各國自主的決策,但結果卻符合俄國的利益。

此一策略是基於各國的盲點與對俄國的既有認知,例如對於和俄國爆發軍事衝突的恐懼,以及對俄國意圖、實力與戰爭方式的誤判。在俄國總統蒲亭與其他政治精英的批判與警告,以及俄國媒體的宣傳下,俄國將自己的形象放大為一個有權劃設「勢力範圍」,且可為所欲為的強權。透過此認知作戰,建構反抗是徒勞甚至將適得其反,而西方國家的最佳策略,則是順應俄國的要求而不作為的錯誤認知。

論者或認為,北約國家逐步提供烏克蘭精準武器、先進戰車、飛彈防禦系統,乃至F-16戰機等,一一跨越俄國的「紅線」,可說「反身性控制」並不成功。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俄國在戰爭前期失利後,取得重整腳步的空間,未嘗不可視為「反身性控制」策略成功拖延西方軍援時程。就此而言,對此策略從事進一步的探討,分析其各式態樣,可增進對烏俄戰爭的了解,也有助對認知作戰的認識與應對。(作者為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