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防杜假訊息危害 妥慎應處認知作戰

◎董慧明

在當今國際戰略競爭日益激烈、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虛假訊息和認知作戰的威脅日益嚴峻。烏克蘭近日示警,俄羅斯將在春季升級「影響力行動」攻勢,其中包括散布虛假訊息製造對立、動搖國際社會對基輔當局的支持,凸顯出辨析與察覺敵方操弄虛假訊息和認知作戰的重要性。

虛假訊息主要作用於影響網路民意與操作輿論風向、認知作戰旨在改變群眾認知心理,儘管最終目的皆在破壞對象國家的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惟其操作的原理與手法並不相同。

首先,虛假訊息具有混淆大眾視聽的特點,尤其透過社群媒體等平臺迅速傳散,導致人們難辨真假。這些訊息往往涉及政治、社會、經濟等多個層面,策動者更會針對特定個人或團體進行造謠式攻擊。不僅要模糊焦點、誤導公眾,更要營造假象,引發社會對立和對政府的不信任。為降低危害,國人須提高媒體識讀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時刻保持警覺,絕不能成為謠言或不實訊息的散布者。

另個隱蔽且對國家安全危害性更大的是認知作戰。為弱化對手內部團結,策動者會預先鎖定目標群體對象,以製造「訊息繭」之方式,有計畫地運用宣傳管道,將精心設計之圖文、影像等訊息密集發送,以改變目標對象的心理認知和行為模式;其核心關鍵是在無聲無息的過程中,逐漸改變人們對事件的理解,進而影響其行為和決策模式,以達到所設定的政治和軍事目標。

儘管在進行認知作戰過程中,策動者也會利用製造虛假訊息、操控社群媒體、影響新聞報導等方法,但基於對改變認知心理與個人行為之預設效果,認知作戰的背後設計與操作往往更為縝密,導致其衝擊層面與危害性更大。為有效反制,務必保持客觀、冷靜與養成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絕不受任何一方植入性的影響與操控。

再進一步審視中共將對敵認知作戰視為奪取「制腦權」的戰略目標設定來看,更可從其各級統戰組織系統、對外情報聯絡管道,以及共軍遂行「三戰」軍事任務等跡證,證實這三條戰線已成為我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國安挑戰。

中共不僅透過傳統的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等手段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看法,亦藉助資訊網路科技進行虛假訊息的散播,更利用我國族群多元以及重視自由民主的特性,對臺進行多面向的認知作戰,企圖操控和影響我國民眾的思想與價值觀。

對此,政府部門必須透過政策、執行、法制三個層面審慎因應,國軍官兵與民眾個人的心智強化更為關鍵。唯有具備防禦韌性,提升防範能力,方能減弱危害和安全衝擊,確保國家安定和社會和諧。

(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