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樂5月天 中西相輝映

記者黃朝琴/專題報導

5月感恩好時節,觀戲賞樂真溫暖。奇幻島嶼音樂劇《鯨之嶋》,當代偶戲與南北管合擊;《鏢客》義氣走江湖,臺灣豫劇團大展武俠風;《時光幻影》國樂三重奏,傳統底蘊與新創實驗相輝映;鋼琴奇才大衛.弗萊新詮釋巴赫,《郭德堡之夜》令人怦然心動;《一定會愛上的管風琴法式浪漫年代》,輕快曲目邀觀眾跟著輕鬆搖擺;北市國《皇天后土》名家配名曲,聆聽壯闊與多元民族風。

《鯨之嶋》超現實神話 形塑臺灣山海經

國表藝3館共製《鯨之嶋》奇幻音樂劇,5至7日國家戲劇院首演。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劇團、劇作家施如芳攜手,以臺灣地理意象為底蘊,創造超現實神話角色,導入科普知識的敘事,形塑臺灣的山海經故事,融合當代偶戲、南北管,打造臺灣島的身世寓言。「鯨」引自臺灣島嶼形狀,「嶋」則是「島」的異體字,島中有山、海、鳥及魚等意象,再將北迴歸線、黑潮、海底火山、土石流,轉化為故事角色特徵與際遇,映照臺灣面對天災及疫情肆虐,也反思環境危機。

《時光幻影》國樂三重奏 詮釋大自然樂音

《時光幻影:古今虛實的跨界想像》國樂三重奏音樂會,7日國家演奏廳登場。跨界古箏演奏暨作曲家郭靖沐、精銳胡琴演奏家林承鋒與自由琵琶音樂人黃立騰3人攜手,採多元演奏編制,詮釋7首大自然為題樂曲、2首古曲及5首新曲。其中《彼岸.民謠》、《小河淌水》、《清風靜響》3首,為臺灣首演,從獨奏、二重奏、三重奏到四重奏,透過古箏撥弦、琵琶彈撥、胡琴拉弓的模仿聲響,令觀眾產生移情作用,引發個人聯結,呼應人文關懷的樂思倡議。

《一定會愛上的管風琴法式浪漫年代》管風琴配人聲 舞動異國風情

《一定會愛上的管風琴法式浪漫年代》,9日國家音樂廳登場。管風琴搭配絕美人聲,結合輕鬆自在的共融精神,帶來絕美法式浪漫,邀您熱情共舞,發現國家音樂廳管風琴之美。管風琴演奏家余曉怡,攜手女高音羅安娜、男中音陳翰威,詮釋幾首舞曲形式的作品,輕快律動的曲目,引發共鳴,強烈的舞曲節奏,在充滿異國風情中帶領聽眾熱情舞動。

《郭德堡之夜》巴赫新演繹 大衛弗萊首登「臺」

法國鋼琴家大衛.弗萊首訪臺灣,《郭德堡之夜》音樂會10、12日先後在臺北國家音樂廳、高雄衛武營登場。41歲的大衛.弗萊,被譽為「21世紀最能全新演繹巴赫」的鋼琴奇才,活潑的律動、出色的音質與深刻的詮釋,贏得古典樂迷廣泛讚譽,對於巴赫音樂有獨到演繹,呈現「詩意盎然」的抒情性。這次全場演出《郭德堡變奏曲》,名曲配奇才,融合高超琴藝與藝術敏感性,保證讓樂迷怦然心動。

《鏢客》時空切換中 遊走現實與奇幻

臺灣豫劇團70週年大戲《鏢客》,6、7日高雄大東文藝中心及13、14日臺北臺灣戲曲中心獻演。以奇幻武俠的「燒腦」劇情,結合「平行宇宙」概念,描寫一群武藝精湛的鏢客,為保護一件能控制時間的神秘寶物,捲入驚心動魄的生存遊戲,角色在時空切換做出不同選擇,試圖改寫未來,彼此羈絆團結,以勇氣熱血踏上冒險旅程。王海玲、朱海珊、蕭揚玲、劉建華、張瑄庭、謝文琪、張仕勛主演,傳統戲法結合創新武術,硬底子演員發揮角色魅力,小鮮肉演員翻、滾、跌、撲,武戲身段畢現,整齣戲混融多元、不拘一格,結合傳統與現代,遊走奇幻與現實,令人耳目一新。

《皇天后土》笙前衛協奏 打破傳統的束縛

臺北市立國樂團《皇天后土》,6日中山堂獻演。由指揮名家葉聰領軍,攜手旅德前衛笙演奏家吳巍,首演德國作曲家Enjott SCHNEIDER為吳巍量身打造《魔鬼與靈魂的秘密》笙協奏曲,展現華人對神明、祖先、亡靈的敬畏心,打破傳統樂器的束縛,聽見最當代卻又東方的音樂。笛聲部首席賴苡鈞,世界首演《桂枝湯》,藉由中醫調理細微變化過程組成樂曲結構,展現「桂枝湯」作曲家驚人創造力。唐建平《后土》,表達人類和自然依存關係。Eric Watson的《海─生命之源》,展現水對新加坡的生存意義。陳思昂《海納百川》,呈現有容乃大的浩然之氣。

奇幻音樂劇《鯨之嶋》,融合當代偶戲與南北管,打造臺灣山海經故事。(兩廳院提供)

《鏢客》由劉建華(左)飾演亦正亦邪的「駱成」,蕭揚玲飾演總鏢頭「月無雙」。(記者黃朝琴攝)

《時光幻影》國樂三重奏音樂會,由郭靖沐、林承鋒、黃立騰3人攜手合作。(新象藝術提供)

法國鋼琴家大衛.弗萊,被譽為21世紀最能全新演繹巴赫的鋼琴奇才。(新象藝術提供)

《一定會愛上的管風琴法式浪漫年代》,帶領聽眾熱情舞動。(兩廳院提供)

旅德前衛笙演奏家吳巍,打破傳統樂器的束縛。(北市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