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東原教授科普獎 衛教民眾糖控、迎接超高齡社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宗憲報導】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於6月11日舉辦「戴東原教授科普獎」頒獎典禮,獲獎作品包括《糖汰宗書院:糖尿病之控糖寶典》、《骨質疏鬆&肌少症照護全書》以及《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等三本醫療科普書籍。除頒獎表揚作者群之外,更藉由此次推廣糖尿病、家庭醫學、老年醫學三大領域的衛教,讓民眾準備迎接2025年的超高齡化社會,以維持生活品質並減少相關併發症。

戴東原教授科普獎

為了紀念戴東原教授致力於推廣健康教育、力行關懷病友及培育醫學人才的典範,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設立「戴東原教授科普獎」,自今年初起開始徵件,經品選後,最終選出黃維人醫師與蔡佳樺營養師合著的《糖汰宗書院:糖尿病之控糖寶典》、成大醫院骨科部戴大為醫師所著《骨質疏鬆&肌少症照護全書》以及台大醫院復健科與營養師團隊合力撰寫的《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等三本醫療科普書籍。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指出,三件作品不只提供知識,還有解方,內容更容易理解,教民眾穩定控糖、吞咀困難照護解方,迎接超高齡化社會。

個人化治療目標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20%人口超過65歲。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李弘元醫師指出,據統計顯示,國人罹患糖尿病的人口中,有一半65歲以上,更有1/4超過75歲。高齡糖友不但要面對糖尿病,更有老年症候群、肌少症以及衰弱等特殊狀況。因此,更重要的是個人化疾病管理,像是病患的血糖管理標準與治療目標,應該依據糖尿病罹病時間、預期壽命、低血糖風險、共病與併發症、身體與家庭狀況等。由醫療團隊與糖友及家屬討論後,訂定個人化治療目標。

高齡病友要吃的開心

「年紀越大,預期壽命越短,併發症越多,整體狀況越差,反而要適度放鬆糖友的血糖目標。」蔡世澤董事長表示,曾有糖友反應因為共病與併發症,一天要吃20幾種藥,一個小時吃一顆,不但太過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升血糖風險,降低生活品質,讓糖友難以承受。李弘元執行長指出,面對高齡糖友,不僅體重管理的目標會適度放鬆,面對胃口變差,甚至會放鬆飲食管理,喜歡吃什麼就吃,讓糖友可以增加體重,這樣跌倒時反而不容易骨折。

給照護者們的書

蔡世澤董事長表示,其實,吞嚥困難照護飲食這本書裡提供了因應不同吞嚥狀況的食譜,即使咀嚼肌下降、牙口差、吞嚥能力不佳,也能保有較好的飲食與生活品質,而不是只選用營養罐頭補充。所以,相關衛教科普資訊,不但是給高齡病友看,更適合給照護者們參考,提升病友的照護績效與生活品質。

科普書籍推廣衛教

此次獲獎作品中,《糖汰宗書院:糖尿病之控糖寶典》包含糖尿病各項知識外,特別是關於營養的部分,不但詳盡且實用。對於被診斷的糖友及其家人能提供幫助。《骨質疏鬆&肌少症照護全書》內容涵蓋營養、運動,搭配藥物和手術治療,讓民眾可提早準備迎接高齡化社會。《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根據國際吞嚥困難飲食分級表(IDDSI),發展出適合國人飲食習慣,配合病人狀況的食譜設計,不但能幫助照護者,更能提升醫療機構的照護能力。

【延伸閱讀】

新型降血糖藥物大發現!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低血糖和心衰竭風險

守護超高齡社會下長者的心靈!「憂鬱症」與「失智症」特徵差異大不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0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