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捏壺羅浮宮參展 殷金磬法國獲獎

前台南市警局保大隊長殷金磬是有名的手捏壺藝術家,今年初赴法國羅浮宮參展並獲民族文化傳播獎。(周曉婷攝)

中國時報【周曉婷╱台南報導】 從台南市警局保安警察大隊隊長一職退休的殷金磬,是有名的手捏壺藝術家,捏塑的陶壺經柴燒落灰自然形成獨一無二釉色,今年初他帶8件作品前往法國羅浮宮參加東西方國際藝術展,獲工藝類民族文化傳播獎,得獎的他依然低調沉浸手捏壺世界。 和拉坯製作的壺相較,手捏壺因創作者留在坯體的指印,深淺不一的印記在柴燒落灰過程中,經常能得到意外的燒結成果,殷金磬形容,柴燒窯不到開窯不知作品成色的驚喜,往往在手捏壺的感受更強烈。 殷金磬捏陶至今已22年,最早拜林晉川、李世逸等名家學捏塑人偶、交趾陶與剪黏,十幾年前他開始創作手捏壺,因為自己喝茶,手捏壺除了講究造型之外,特別重視功能性,出水順只是基本功,他的茶壺頂端的鈕與一般茶壺不一樣,就是長年泡茶心得,茶壺鈕在壺蓋正中不見得好用,稍微移一下位置,用起來更順手。 過去擔任分局長任內,殷金磬多次以自己的手捏茶壺送給表現優異同仁,久而久之,屢屢有人向他學習捏壺,泰半的人都因受不了捏壺過程枯燥而放棄,他卻一捏近20年。 「捏壺就是抒壓,1塊土在手裡捏出壺體、又因為某個念頭閃過腦海而有了造型與生命,每個壺都有故事,這怎會枯燥?」 去年,他獲得法國羅浮宮國際美術展亞洲區工藝類潛力獎,今年1月前往羅浮宮參加東西方國際藝術展,不只是他個人第一次帶著手捏壺作品踏上羅浮宮,也是台灣首度參加此一類型展出,獲得民族文化傳播獎後,他照樣每天捏塑茶壺,創作有手感與溫度的手捏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