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衛星通訊,和6G可能有點關係

前陣子,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稱,蘋果iPhone 14系列將支援衛星通訊功能,並趕在發佈會之前完成該功能的硬體測試。不過,蘋果是否會在開放連接,還取決於蘋果能否與衛星通訊營運商達成合作協議。去年iPhone 13系列也搭載了衛星通訊硬體,但最終合作沒談成結果用不了。

不過,蘋果的衛星合作夥伴Globalstar表示,有客戶花了數億美元購買了17顆新衛星,以獲得持續性的衛星服務。不用懷疑這位客戶就是蘋果,看來,今年蘋果這項技術應該不會再跳票了,沒想到蘋果終於也有一項技術比Android更先進了。

就當大家還在疑惑衛星通訊有什麼用時,華為余承東在最新的採訪中透漏,華為也即將發佈一項能“向上捅破天”的全新通訊技術,由Mate50系列首發搭載。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就是外界猜測的北斗衛星通訊技術,確實是捅破了天空直接與大氣層外的衛星進行連接。如果猜測為真,那華為Mate50將比iPhone 14更早實現衛星通訊技術的應用。

(圖源:華為官方)

無獨有偶,Google也突然跳出來宣佈,下一代Android系統也將支援手機衛星通訊功能,Android 14開發者預覽版預計在明年3月啟動。如此一來,意味著可以升級Android 14系統的所有Android手機,都有望支援這項新技術。幾大科技巨頭都在爭先搶著使用,這衛星通訊技術真的有那麼香嗎?對手機技術未來的發展又有哪些意義呢?小雷下面就為大家簡單地科普下。

如此搶手的衛星通訊到底是啥?

衛星通訊精準的描述應該是“衛星緊急簡訊聯絡功能”,可以直接通過天上的通訊衛星來傳送一些簡短的求救資訊。它並不是一項新的黑科技,反而是一項極其成熟且應用廣泛的通訊技術,常被用於地質勘探、遠洋運輸、森林巡護等特色領域和人群,通訊效率比較低且價格非常昂貴。目前,支援衛星通訊的電話均要求天線的功率大、方向性和抗干擾性強,所以常見的衛星電話基本都配備有一根很長的天線,且一般只能在戶外場景使用。

(圖源:pixabay)

衛星通訊並不是多麼先進、好用的技術,對裝置、使用場景的限制較大,也無法增強手機連接4G/5G的訊號強度。也就是說,即便iPhone 14支援衛星通訊,手機訊號還是和以前一樣。甚至,蘋果可能把更多空間用於放置與衛星連接的天線,導致與基站相連的天線減少,訊號反而更差。這項看似對訊號提升沒有多少幫助的新技術,為何蘋果、華為等都在搶著用呢?難不成有什麼隱情。

其實,衛星通訊在某些場景下還是非常有用的,訊號覆蓋廣就是其優勢之一。國內的5G技術發展已經非常快,5G基站基本覆蓋各大城市及鄉鎮縣城地區,4G基站的覆蓋面就更廣了,平時乘坐高鐵穿山越嶺也有訊號。但即便如此,4G/5G網路都只能覆蓋全球20%左右的範圍,更大的區域如海洋、沙漠、森林等都是“資訊荒原”,一旦踏足這些區域,手機訊號再強也會喪失打電話、發簡訊的能力,如果遭遇危險可能就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圖源:AGM手機官方)

而衛星通訊直接連接太空中的衛星,其訊號基本覆蓋地球上人類所能觸及的所有活動範圍。如果手機支援了該技術,一旦你在野外探險或旅遊時遭遇意外,就能通過衛星通訊功能緊急求救,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如AGM手機幾年前推出的X3極客版就搭載了衛星通訊模組,進行戶外活動時不會和親人朋友失聯。近年來,我們已經看到有不少野外冒險、爬山導致的意外事故,如果當時他們手中有一部支援衛星通訊的手機,那結局可能會發現轉變。所以,手機支援衛星通訊技術其實非常有意義,能與目前4G/5G技術互補,最大程度拓寬手機的通訊適用範圍。

當然,衛星通訊也是有很大的侷限性。首先,其訊號傳輸受到的干擾比較大,延遲過高,即便是專門的衛星電話也很難保證有良好的通話質量。而手機上並沒有功率太強的接收/發射天線,大機率無法支援衛星通話,最多就是發簡訊或彩信。其次,通訊衛星的發射、運行、維修成本都非常高,手機廠商不可能自己發射衛星,只能採取和營運商合作的方式,這可能造成不同品牌手機間的體驗差異較大。

(圖源:pixabay)

現階段的手機衛星通訊技術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大,最多隻能作為一種備用的應急救援功能。其網速更是遠無法和5G相比,甚至不如以前的2G/3G,但它對於手機發展確實具有重大的意義。隨著該技術在手機上普及推廣後,應該有助於推動該技術的快速進步發展,實現真正的衛星通話或上網也不是沒有可能。

衛星通訊可能關乎6G技術

可能有小夥伴會覺得,自己平時並不會出去野外冒險,而衛星通訊又不能提升手機訊號。這項技術現階段對自己根本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那是否可以不用呢?我們現在還不清楚蘋果、華為會如何推廣這項功能,可能是免費使用,也可能是按需收費,按理說不會改變大家使用手機的習慣,衛星通訊只是一項給手機添彩的功能賣點。但是,我們不敢保證支援衛星通訊的手機會不會漲價,畢竟技術成本應該不便宜。

手機支援衛星通訊功能對消費者可能作用不大,但對於手機廠商、通訊營運商而言卻意義重大,因為它關乎著未來6G技術的發展。

(圖源:pixabay)

距離5G技術商用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可能很多小夥伴還沒用上5G網路。但必須承認,世界各國針對6G研發的戰略佈局早已拉開帷幕。我國發佈的《6G總體願景與潛在關鍵技術》內容指出,6G將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全球無縫覆蓋,而星地一體融合組網技術也將成為6G網路最重要的潛在技術之一。近年來,國家國防科工局、工業和資訊化等部門出台了很多關於支援衛星通訊技術發展的相關檔案,計畫分為多個階段部署和推動衛星通訊產業發展,為6G時代到來做鋪墊。

以前的3G/4G/5G依靠的都是地面上的通訊基站,2G/3G時代手機的網速較慢,對基站的訊號功率要求較低,基站大範圍也不會消耗太多的電量。但隨著5G時代到來,對網速的頻寬及延遲要求非常高,就需要基站擁有更高的功率來支援訊號發射。據營運商官方統計,一座5G基站的耗電量大約是4G基站的3~4倍,但覆蓋範圍卻僅有後者的1/4左右。想要讓5G基站覆蓋滿現在4G基站的面積,數量起碼得是4G基站的3倍,未來的總電費可能會達到4G基站的10倍左右。

(圖源:中國移動官微)

如果6G還追求網速層面的提升,對基站的要求將更高,可能每百米範圍就得建一座基站,這根本不現實。所以,6G技術把核心放在衛星通訊上,依靠不同軌道、不同種類、不同性能的通訊衛星,實現手機訊號全球覆蓋,走到哪裡都有網路。6G技術預計2030年商用,屆時衛星通訊肯定不止停留在發簡訊的層面,或許可以打電話、上網甚至看視訊,真正實現了上網自由,也不用擔心手機沒訊號和網路差的問題。

一直以來,全球通訊技術標準都被海外幾大巨頭壟斷,我國在這方面沒有多少話語權。但在5G時代,華為作為5G技術的推動者之一,掌握有全球最多的專利和標準。這是我國技術實力強大的象徵,但也觸動到海外幾大巨頭的利益,讓它們感受到威脅。5G技術出來不久,諾基亞、愛立信等都表示將加快6G技術研發,很多國家甚至都不準備使用5G。可見它們都想讓避開5G,還想彎道超車來繞開華為所掌握的5G專利標準。

(雷科技版權 嚴禁侵權)

我國借助5G技術這個契機,在全球通訊領域掌握了話語權,但也受到美國等多個國家的排擠。想要獲得全行業的認可和支援,我們可能需要在它們看好的6G技術領域做出更大的突破,比另外幾家巨頭更快研發出6G。而衛星通訊作為6G時代最重要的潛在技術,現在與消費者的距離過於遙遠,自然需要一步步地讓它走進大家的生活。即便現在對大家作用不大,但技術普及都需要一個認知、瞭解、使用、推廣的過程,華為蘋果在手機上支援衛星通訊,其實就是在6G技術做鋪墊,對未來手機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雷科技數位3C組,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