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清理軟件「陷阱」曝光,這類APP已無任何價值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經授權發佈。

在昨晚剛剛舉行的央視3‧15晚會上,除了關注「瘦肉精」、翻新鋼筋、汽車變數箱生鏽等與消費者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問題之外,同樣也聚焦了數字時代的一些新問題。其中就曝光了手機清理APP的騙局,指出一批手機清理類軟件名義上是清理手機垃圾文件,實則化身竊取用戶手機中敏感信息的黑手。並且很快與這一報導相關的#315晚會提醒老人慎用手機清理類軟件#話題,就登上微博熱搜榜。

根據3‧15晚會中的報導顯示,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網安中心專家的監測中發現,在一款小說閱讀軟件中,正常閱讀過程中出現了「安全清理」提示,在點擊後下載安裝了一款名為「內存優化大師」的App,在其自動清理過程中又繼續蹦出「清理手機緩存」的提醒,點擊後又下載安裝了「超強清理大師」。就在這樣不斷「提醒、下載、清理」的過程中,手機上還會接連安裝了「智能清理大師」和「手機管家PRO」APP。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APP並不是為了所謂的裝機量,而是盯上了用戶手機中的相關信息,在清理過程中高頻讀取應用程序列表、IMEI、IMSI、GPS位置信息。而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一直都是監管部門嚴厲打擊的行為,所以在3‧15晚會的報導後,各大應用商店均對「手機管家PRO」進行了下架處理,同時這款APP的開發商安狗狗也進行了道歉。

通過帶有恐嚇意味的廣告來誘導警惕性較低的中老年用戶下載,此後再使用無限套娃模式在手機中大批量安裝同類軟件,再進一步大規模獲取用戶信息並完成後續變現,其實這類被曝光的清理軟件在模式上並不複雜。由於Android系統在設計上就是允許應用自行下載第三方APK文件,所以當用戶在這些應用中點擊相應廣告時,實際上就是點擊了一個APK文件的下載鏈接。

然而目前各大主流手機廠商的系統在面對非官方渠道下載APK時,基本都提供了非常明顯的提示信息。所以這一模式的關鍵,就是要讓用戶點擊被偽裝的下載鏈接,並完成安裝,而利用主要是為提升手機運行速度的清理軟件,其目的顯然就是讓用戶放下戒心。

由於從古早PC時代的殺毒軟件到此後一眾免費的此類應用,相應的廠商很早就完成了對用戶的市場教育,讓用戶認為清理軟件遍歷系統信息是一種合理行為。所以對於經歷了PC時代的360安全衛士及騰訊電腦管家等安全工具洗禮的用戶來說,當發現手機上提示「內存嚴重不足」以及「垃圾文件」等提示時,絕大多數警惕性不夠的朋友,往往就會遵從廣告的誘導一步步將不良APP安裝到自己的手機中。

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Android陣營中的清理類APP都有著一定存在的必要性。畢竟早期Android系統在權限管理上異常寬鬆,並且同時期硬件也相對較為平庸,甚至最終造成了Android卡頓iOS流暢的「江湖傳說」。

為了方便開發者,早期Android內存管理機制所使用的是「真後台」,即使用戶關閉APP後,其也能依靠Service服務組件繼續在後台運行,並通過靜態Receiver來接受各種廣播通知。這種「緩存進程」在內存(RAM)上的策略,最大的好處就是使得用戶下次能夠快速打開相應APP而不佔用其他資源,並且系統會在其它應用需要RAM時將這些緩存進程移除,騰出空間給新打開的APP。

雖然谷歌的本意是好的,應用緩存本是用於提升用戶體驗,但奈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為了讓自家APP取得更高的日活、留存等運營數據,開發者也發明了類似鏈式喚醒、隨意緩存等後台駐留的手段。除了帶來額外的性能消耗與機身發熱外,也使得原本就不甚寬裕的手機內存不堪重負。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往往就會選擇各類清理軟件來釋放被佔用的存儲空間、緩存,以及內存,讓手機變得不那麼卡頓。而Android清理軟件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這類APP在進行清理時會調用deleteApplicationCacheFiles這一系統接口,實現應用緩存的清理,再通過遍歷內置存儲和外置存儲,對臨時文件、縮略圖、系統日誌、失效文件、空白文件、無用安裝包等垃圾文件進行整理,尋找共同的體徵後再進行歸類入庫,然後清理軟件會對已經歸類後帶有共同體徵的垃圾和緩存進行清理,完成後再釋放存儲空間。

但能夠釋放手機存儲、解決卡頓的清理軟件其實是特定時期的產物,在Android 4.1中,谷歌加入了「Project Butter」,用以提升運行速度、減小系統崩潰幾率。在Android 4.4中則加入了「Project Svelte」,以減少系統的內存佔用率;Android 5.0中,谷歌放棄了Dalvik虛擬機,轉而啟用預編譯的ART模式,解決了JAVA代碼執行效率太低的問題;Android 6.0中,谷歌對於後台進程啟用了類似iOS的「墓碑機制」;並且在Android 8.0中,則要求APP一旦進入後台就需要在短時間內停止所有的後台服務,並且也不能隨便啟動新的後台服務。

再加上手機內存與存儲規格的與日俱增,Android手機如今基本已經做到了能夠久用不卡和多開不卡,並且通常目前國產品手機都會出廠自帶手機管家或類似清理軟件,所以用戶如今其實完全不需要再另行下載第三方此類APP。

事實上如今的消費者或許更加煩惱的,其實是廠商為了讓手機的續航表現更為出色,在系統策略上對於APP的後台駐留非常敏感,會過分積極的將用戶剛剛切出後台的應用終止進程。這正是外界所俗稱的「殺後台」,以至於谷歌要在Android 11上加入了「緩存應用凍結」功能。

伴隨著谷歌方面對於Android權限的收緊,以及智能手機硬件的快速發展,清理軟件特別是第三方此類APP的必要性已經幾乎不存在了,使用這類軟件可以說是多此一舉。畢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如果不想被這些不良清理軟件收集個人信息,最好的選擇就是扭轉自己「手機必須要安裝清理軟件」的這個觀念。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