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螢幕一閃一閃害閃光? 錯!這四個不良姿勢才是兇手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3C產品,然而在任何場所為所欲「滑」,不少人的視力大受影響,30多歲提前產生老花眼的人不在少數,臨床上更有不少學齡前幼兒,因為沉迷於手機遊戲,小小年紀就有2、3百度以上的近視。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3C產品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3C產品

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蔡紫薰,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貪玩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對孩童而言,視力受損的主要來自於「近視增加」,因為這類3C產品容易使用時間過長,加上又是近距離使用,不少人甚至拿得比看書還近。人的眼睛看遠看近要能夠順利對焦,需要靠睫狀肌收縮及放鬆,讓水晶體改變屈光度;如果一直看近物,睫狀肌持續用力收縮,易導致眼球軸長增 加,近視加深。一旦發展成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會成為視網膜剝離、飛蚊症、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的高危險群。這些病變通常不會在孩童階段就發生,但門診中也曾遇過10歲的孩童後天產生白內障,卻檢查不出有任何感染、代謝的問題,媽媽自訴唯一的異常變化就是在寒假期間,小孩每天玩手機、電腦十幾個小時以上,雖然目前沒有相關科學證據,也不能排除與過度使用3C產品的行為有關聯。

至於成人過度近距離使用手機與平板電腦,主要產生的問題是提早產生「老花眼」, 成人的近視度數不會過度波動,一般過了20歲度數就較為穩定,會導致近視快速增加,多半是有其他疾病,例如白內障的影響。以往老花眼多半從40歲以後才慢慢發生,但現在已提早到約35歲就開始。

藍光傷黃斑部?! 有可能但無定論

至於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光傷害,因為發光來源來自LED燈,LED燈會產生較多比例的短波長藍光,理論上藍光屬於能量較強的可見光,眼睛長期直視3C產品螢幕時,藍光會穿透角膜與水晶體直射入黃斑部,造成眼睛黃斑部的慢性傷害。

然而生活中藍光的來源不僅來自3C螢幕,太陽光裡面也有,總量甚至大於3C產品的藍光,因此手機螢幕的藍光強度是否對視力產生影響,科學上還有爭論;不過在動物實驗中,長時間暴露在LED的強光照射下,是較容易產生視網膜病變,原則上最好避免使用時間過長,才能降低對眼睛產生慢性的光傷害。此外,高度 近視以及有黃斑部病變家族史的人,已是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更避免過度接觸藍光。

散光與玩3C產品關聯性較小

不少人認為看手機螢幕一閃一 閃的,可能造成「散光」。事實上散光跟3C產品的關聯性較小,因為散光多半是先天角膜弧度異常造成的,有散光的人,眼球不是正圓形、大多是橄欖球形,也跟遺傳或是眼皮形狀有關。

然而後天不良的姿勢與習慣也可能造成散光,比如躺著、趴著看東西,或是揉眼 睛、長期的睫毛倒插,這些外力可能會改變角膜的弧度而造成散光。使用3C產品這件事,若姿勢正確,對散光的影響性不如近視高。

使用3C要「限時」、「遠眺」 調節睫狀肌

藍光傷黃斑部?! 有可能但無定論
藍光傷黃斑部?! 有可能但無定論

現代人生活已經離不開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要降低眼睛受傷害的風險,必須控制使用的時間,成人使用每30至40分鐘就應該休息,小孩的使用時間要更短、約每15至20分鐘就要休息。

美國對於孩子使用3C產品曾提出「20、 20 、20」法則,也就是說每20分鐘,休息20秒,以及看20英呎〈六公尺〉以外的東西來放鬆眼睛,這樣的做法可避免睫狀肌一直處於強力收縮的狀態,獲得適當調節。

此外,使用3C產品時最好在光源充足的環境,看的距離也不能太近,姿勢要正確,大約跟閱讀的距離一樣,要距離眼睛30至40公分。

攝取葉黃素可保護眼睛,食物中如綠色蔬菜、枸杞、南瓜、地瓜都有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葉黃素可幫助預防黃斑部病變,建議老人、重度3C使用者及高度近視者多補充。

延伸閱讀:猛滑手機、平板電腦,視力玩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