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脫臼坐博愛座!婦不信求讓座 他無奈:要表演手掉下來?

台北市 / 潘維邦 綜合報導

近日捷運博愛座爭議頻傳,長輩與晚輩間的口角衝突屢屢浮上檯面,是否廢除博愛座掀起熱議。毒物專家招名威就發文分享,有次手脫臼要搭公車赴急診就醫,剛坐上博愛座就被旁人指指點點,甚至有名中年婦女不信他受傷,讓他無奈坦言「難道要我表演手掉下來?」

招名威在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發文分享,「博愛座確實該不該讓座,很多時候說不清楚,我自己就遇過幾次感覺不是很好的狀況。」接著提到,高中時曾在公車上讓座一位外貌年近7旬的太太,沒想到才鼓起勇氣說要禮讓,對方就破口大罵「死小孩,我看起來很老嗎?我是需要坐這種位子的人嗎?」最終他只能在下一站尷尬地下車。

到了大學階段,招名威某次由於手脫臼,因此搭公車赴急診,上車坐在博愛座後,就被旁人指指點點,還被一名中年婦人叫起來,說年輕人不該坐在博愛座,他則對方表示自己手脫臼,婦人仍不相信,讓他不禁感嘆「難道要我表演手掉下來給她看嗎?」

招名威還提到,前陣子在捷運上讓座一位孕婦,「結果那位女士說她不是孕婦,她就擺了個大臭臉。」另外,有次他同學在捷運上突然肚子痛到站不起來,跑去坐博愛座,卻被一旁的長輩要求讓座,即使自己表示肚子很痛,仍被當場辱罵,隨後至急診才發現是盲腸炎。

招名威表示,博愛座本身是為了身體較柔弱者或行動不便者而設,從沒規定是「專屬老人」的優先座,也從未禁止年輕人、特別是身體不適或疲累不堪的年輕人乘坐;並坦言,「如果大家都只是單純從外表和年齡的主觀判斷誰適合做博愛座,那其實就會產生很多的誤判,畢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或是有隱藏身障的問題,他總不會隨時拿出來說嘴吧,再說就算可以用外觀來判斷,但缺乏明確的標準,就會造成許多的誤會,不是嗎?」

招名威說明,這也涉及人與人之間的禮貌問題,若有需要座位者,客各氣氣詢問能否讓座,被詢問者也心平氣和告知無法讓座的緣由,「還會起衝突嗎?下次最好就是上車前拿一個手板寫說,『我需要博愛座』,告知大家就沒問題啦。」

衛福部長邱泰源昨天受訪表示,博愛座一定會保留,但現行名稱與優先乘坐對象確實可再改善,將會同交通部一起擬定相關政策,參考其他國家執行模式,如日本「優先席」提供給真正有需要者。

邱泰源認為,博愛座的存在是一股溫暖力量,融入了世代照顧的概念,期盼世代之間更加和諧、體諒。他以自身經驗為例,自己的年紀已可以坐博愛座,但從來沒坐過,認為身體還行,若年輕人有時身體不適,或需要坐下來休息,當然可以坐博愛座,這就是一種互相體諒。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博愛座存廢惹議 衛福部長邱泰源:一定保留「名稱、對象可再改」
教育部徵求境外生接待家庭 促跨文化交流體驗
美國南達科他州眾議會議長拜會教部 促科研合作

看更多相關新聞
表態博愛座修法要優先脫鉤處理!衛福部長拋更名為「優先席」共識高
逆風稱「博愛座就是老人座」沈政男主張老人優先:你很累也要讓
法國博愛座有優先順序!75歲以上長者排最後 網酸:台灣不學一下?
博愛座爭議不斷!醫揪五因子易成「討厭長者」:勿自我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