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併神經監測 中榮成功摘瘤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2歲劉姓男大學生罹患顱底巨大脊索瘤,壓迫腦幹且侵犯骨頭、軟組,導致失明、失聰、全身無力只能臥床,經台中榮總神經外科團隊在手術中運用神經功能監測系統,避免傷及神經,手術成功,劉生已能下床行走,不久就能復學。
劉姓男大學生 1年前常走路摔倒,還出現聽力障礙,視線模糊,吞嚥困難,最後臥床,就診發現腦部顱底有顆 9公分的腫瘤壓迫腦幹所致,在北部醫院評估,腫瘤手術複雜困難度高,且即使動刀,也很難恢復,後轉診到台中榮總治療。
台中榮總腦腫瘤神經外科主任李旭東指出,劉姓大學生罹患顱底脊索瘤,組織學上屬於良性腫瘤,但卻具有極強的破壞性,且位置深,容易侵犯顱腦及重要神經血管,造成神經損傷,嚴重影響功能,加上手術困難度高,如同要剝除沾黏在頭髮上的口香糖,不易徹底切除,且手術過程易造成神經損傷。
李旭東表示,術中神經功能監測系統可避免術中傷及神經,把一般 15%∼ 20%的風險降至 2%。由於腦瘤在右腦深處且壓迫腦幹,為免開刀損傷四周的顱神經、顏面、舌咽和聽神經等多重神經,術中使用神經功能監測系統,以電極針刺入相對應的部位,包括顏面、眼周、耳內、喉嚨等等,監測神經反應,一旦觸及,就會隨時提出警告,先後進行兩次自然孔手術,成功切除腫瘤,未傷及神經。男大生現在已經功能恢復 5成,也能走路了,由於腫瘤早已壓傷神經,預計能恢復 8成。
另一名 22歲護理師則是在準備就職前突然發生癲癇,罹患基底核血管瘤,有 5公分大,壓到運動神經,造成右手腳麻,手術切除也使用神經功能監測系統,現在痊癒,即將工作。
李旭東說,術中神經功能監測系統也能預測功能性恢復情形,像神經減壓手術中能測試神經恢復狀況、電刺激測試功能是否恢復,這項技術也愈加進步,院方應用在腦血管、功能區腦瘤、顱底腫瘤及其他功能性如癲癇或顏面神經痙攣手術,恢復更好、住院更短。這項系統有健保給付,但耗材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