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醫師和執刀醫師不同可以嗎?簽手術同意書該注意什麼?拔智齒、雷射療程也要簽嗎?

有投訴者提出「手術排程表」為證,踢爆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一天開17台刀,甚至人在台北開會,彰化仍有掛名的手術,此舉除了涉嫌詐領健保點數,也可能釀成醫療糾紛。其實,掛名主刀醫師與實際執行醫師不同,在名醫之間頗為常見,患者若未事前被告知,常有「被欺騙」的感覺。究竟民眾該如何自保呢?

手術前,患者一定要先確認執刀者身分,並了解手術的進行模式;而醫師端亦有義務主動向患者說明手術的進行方式及手術團隊成員。(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手術前,患者一定要先確認執刀者身分,並了解手術的進行模式;而醫師端亦有義務主動向患者說明手術的進行方式及手術團隊成員。(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門診與執刀醫師不同?事前應問清楚

門診醫師並不一定是執刀醫師,由於多數醫院採行「師徒制」,而教學級以上的醫院,更有訓練醫師的義務,因此常見主治醫師從旁指導,只要能掌握手術流程與後果,即使並未親自執刀,於情於理都屬合法。

部分資深名醫為了傳承醫技,讓資淺的醫師有機會學習,也會在執行重大手術中最困難、複雜的部分後,將縫合及善後交給團隊中其他主治或住院醫師協助,這樣的合作模式,普遍存在於國內醫界,因此也不乏有跳台開刀的情形。

也就是說手術前,患者一定要先確認執刀者身分,並了解手術的進行模式;而醫師端亦有義務主動向患者說明手術的進行方式及手術團隊成員。

延伸閱讀》跳台開刀 醫界:指導與傳承兼具不影響醫療品質

修正手術同意書 要求醫師標注專業背景

過去《醫師法》並未限制醫師執業範圍,只要有醫師資格,皆可進行醫療業務,便曾傳出非整形外科出身的醫師,從事醫美類型的手術,但患者不見得清楚其中差異。

由於手術具有侵入性,並存在高風險,衛福部已於2017年修正手術同意書,規範醫師必須清楚揭露部定專科及專業背景,讓患者握有選擇權。即使一項手術需要多名醫師合作,也必須事前告知;病患亦可留意手術同意書上,是否完整記錄手術醫師姓名。

醫師聲明應由醫師先簽 再給患者簽署

此外,手術同意書並非簽了名就算數,醫院方面須清楚解釋過內容及風險,善盡告知說明的義務才生效。過去有醫院便宜行事,拿空白同意書給患者先行簽署,但手術資訊揭露不完全。因此,新版手術同意書,包括手術步驟、風險、術後症狀等醫師聲明部分,必須落實「先由醫師簽署,再給患者簽署」的順序,違規者將依《醫療法》開罰5萬到25萬元罰鍰。

這些也屬於「手術」必簽手術同意書

除了一般人想像得到的各類外科手術之外,包含美容醫學雷射、拉皮、植髮、抽脂、隆乳、狐臭治療、拔智齒、植牙等,都屬於手術的範疇,民眾要記得索取並簽署麻醉及手術同意書,事先了解可能的併發症,以及術後復原期可能出現的問題,保障自身權益。倘若民眾不知情,醫師也未主動提供手術同意書,或清楚說明可能的風險,當術後結果不如預期,恐怕會釀成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