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毒品的隱形翅膀 您不知道的凱旋醫院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警政統計月報,全台四月分檢肅毒品數量較上月增229.52%,較上年同月增293.84 %,而高雄市今年一至五月毒品查獲重量達七十五萬四千二百七十公克(一一一年全年為十二萬三千五百二十四公克),也有上升的趨勢;其實台灣的反毒政策一直不遺餘力進行中,行政院的「新世代反毒策略」也已進入了第二期,而一直走在台灣精神醫療前端的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不僅是南台灣的精神醫療重鎮,凱旋醫院檢驗科也是南部唯一一家通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濫用藥物尿液認可機構,且為臺灣高等檢察署選任協助毒品鑑驗認可機構的公立醫療院所。

依據臺灣高等檢察署二○一九年五月六日公告之毒品鑑驗分工表,全台指定協助毒品鑑驗認可機構共十一家,而根據從二○二一年一月至二○二二年十二月間台灣地區檢驗涉嫌毒品及管制藥品案件之機構通報量統計資料顯示出,該院濫用藥物檢驗實驗室所通報之件數三萬九千一百六十四件為所有指定機構中第一位;其實該實驗室從二○○七年即開始承接毒品鑑驗的業務,迄今已達十七年,但是毒品鑑驗的挑戰卻是愈來愈大,不單單是數量的增加,毒品的型態、種類更是不斷推陳出新。型態上,毒品混用摻入沖泡飲品如咖啡包已是常態,巧克力、軟糖、果凍等,屢見不鮮,太空餅乾、電子菸油的出現,不僅僅考驗著檢測儀器的極限,也考驗著鑑驗人員樣品的處理能力,另外,新式毒品的種類,同樣挑戰鑑驗人員的鑑驗能力。

依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UNODC)公告的新興影響精神物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簡稱NPS)種類非常多,截至二○二二年,各會員國合計共通報的NPS超過一千二百種,這其中,有些已被發現且由政府機關列管,有些已進到台灣未被列管甚至未被發現。但在現今不論是實體交通網絡、亦或是虛擬的元宇宙,資訊的流通快速,即便在這兩三年COVID-19的肆虐下依舊抵擋不住,所以鑑驗人員隨時有掉進多元宇宙的風險,面對浩瀚無垠的化學物質不知所措。

一個專業的鑑驗人員養成著實不易,從鑑驗流程熟悉、各式儀器設備的操作、新式毒品的化學結構判讀分析,需花二至三年時間才能成為夠資格、可信賴的鑑驗人員,且之後仍須不斷的精進充實,但更重要的是鑑驗人員的操守,鑑驗人員每天處理的不單是毒品,一邊是一個人自由的代價,一邊是所費不貲的毒品,鑑驗人員務必秉持著公正無私的態度,承受著各種壓力,依循著法條規範,憑藉著專業知識判發鑑驗結果。所以一份鑑驗報告除了仰賴實驗室人員的專業外,更有妥善的規劃與管理,確實管控人員、物品的進出、詳實的紀錄,不能出絲毫的紕漏。與此同時,還要與時間賽跑,所有鑑驗報告就如同到醫院檢查一樣,都有時效的壓力。警方辦案、檢察官收押、起訴,都有時間的壓力,讓偵辦單位針對聲請羈押案件之扣案毒品,能迅速拿到鑑驗報告後進行人犯羈押,避免讓大量的毒品流竄於市面上,毒品鑑驗的時效與正確性即為關鍵步驟。凱旋醫院檢驗科除了提供醫院內部應有的各項檢驗、檢查業務,同時承載著反毒政策的社會使命。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檢驗科吳春梅主任表示,為了精進毒品鑑驗的品質,該院曾集合檢驗科醫檢師、成癮防治科醫師外、另邀請高市府警察局員警一起組成跨專業團隊,參加「第二十二屆國家品質醫療獎NHQA」競賽,以「運用精實手法提升濫用藥物檢驗效能」主題進行品質改善,還獲得銀牌獎殊榮。最終期望透過醫師的診治、警方的查察、醫檢師的鑑驗與檢驗,共同攜手合作。提升警方的查察能力、實驗室的鑑驗效能、毒品案件的結案效率,一同守護社區防毒,還給大眾一個乾淨無毒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