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冠疫苗副作用越多,抗體產生越多?

文 / 向子期
2023 年10 月2 日,荷蘭一名患者接種了SARS-CoV-2 疫苗。雖然令人不快,但疫苗的副作用(例如頭痛和發冷)可能表明該疫苗正在建立更強大的免疫反應和防禦未來的能力感染。桑傑·米甚拉SANJAY MISHRA發表在最新一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的<注射新冠疫苗後感到難過是件好事>( It’s good to feel bad after your COVID shot)指出,新研究表明,接種 COVID-19 疫苗後症狀越嚴重越好。好消息:更多的副作用可能是有益的,因為它們反映了疫苗接種後抗病毒抗體的產生更多。
(相關報導請看《銳傳媒》<你的新冠疫苗免疫力正在減弱嗎? >)
更多的副作用代表抗病毒抗體的產生更多
傑里米沃納 (Jeremy Warner) 已注射六劑新冠疫苗。他是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腫瘤學家,在那裡治療特別容易感染 COVID-19 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患者。為了確保患者的安全,一旦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推薦一種新疫苗,華納就會捲起袖子,但他擔心後果。「每次我都會想,天哪,我不能再這樣做了!」
每次注射新冠疫苗後,華納都會出現發燒、頭痛、發冷、關節疼痛、腫脹以及注射部位預期的壓痛等症狀。「最糟糕的是第二次注射持續了兩三天,」華納回憶道。「最近這一輪,大概一兩天吧。」
好消息:新的研究表明,更多的副作用可能是有益的,因為它們反映了疫苗接種後抗病毒抗體的產生更多。
「人們報告的症狀越多,他們的抗體水平就越高,」領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臨床心理學家阿里克·普拉瑟 (Aric Prather) 說。
由於擔心出現反應,有些人對注射新冠疫苗猶豫不決,一項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將去年冬天沒有服用針對兩種病毒株(最初的SARS-CoV-2 病毒和Omicron 亞變種)的二價加強劑歸咎於疫苗的副作用。「[但是]副作用表明疫苗正在發揮作用,」賓州大學免疫學家德魯·韋斯曼 (Drew Weissman) 說,他的研究領導了 mRNA 疫苗的開發,其中包括 Moderna 和輝瑞的疫苗。Weissman 和 Katalin Karikó 最近因其在修飾 mRNA 方面的工作而榮獲 202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mRNA 疫苗是最痛苦的疫苗之一
COVID-19 疫苗絕對安全有效。透過疾病管制中心於 2020 年 12 月啟動的V-safe 計畫完成健康調查的1,010 萬美國受訪者中,只有不到 1% 的人表示在接種疫苗後需要醫療照護。
但 mRNA 疫苗是最痛苦的疫苗之一,與帶狀皰疹疫苗相當。科學家還不知道為什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疫苗學家黛博拉·富勒 (Deborah Fuller) 表示:「關於 mRNA 疫苗的副作用,我們還有很多了解。」 富勒正在嘗試開發下一代核酸疫苗,並希望它們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注射後的副作用顯示抗體水平較高
在 COVID-19 疫苗試驗期間,50% 至 90% 的參與者報告出現寒顫、疲勞、頭痛和不適,超過30% 的接種者感到一些不適。
約 70% 的V-safe 受訪者表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是接種疫苗後第一週最常見的副作用。
普拉瑟想知道心理、行為或生物症狀是否可以預測疫苗反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招募了 364 名成年人,讓他們在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之前捐獻血液樣本,然後在接種兩劑 mRNA 疫苗後一個月和六個月後再次捐獻樣本。普拉瑟和他的同事測量了志願者血液中的抗體水平;不僅是與疫苗中使用的刺突蛋白反應的抗體,還包括抑制原始 SARS-CoV-2 病毒的「中和抗體」。科學家比較了志願者在 7 天內自我報告的症狀(例如發冷、疲倦、不適、頭痛、注射部位疼痛)的抗體水平。他們發現,當第二次注射後出現最嚴重的症狀時,這與較高的抗體水平有關。
普拉瑟說,儘管這些症狀可能令人不快,但我們的數據和其他研究提供了證據,表明您的免疫系統正在做它需要做的事情。「這是好事。」儘管這項新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但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
出現更多症狀,抗體反應就會更好
位於康乃狄克州法明頓的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傳染病專家Kevin Dieckhaus 表示:「一般來說,如果出現更多症狀,抗體反應就會更好。」Dieckhaus 自己的研究表明,經歷過COVID-19 疫苗相關感染的人症狀產生更持久的免疫力。
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的輕度至中度症狀也會減少住院或死亡人數。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臨床藥劑師研究員 Orly Vardeny 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一些不良反應也可以被視為身體對新冠疫苗做出適當反應的良好跡象。」未參與最新的 COVID-19 研究。
研究還表明,與那些僅在注射部位周圍出現局部疼痛或搔癢的人相比,報告全身症狀 (發燒、發冷、肌肉疼痛、噁心、嘔吐、頭痛和/或中度至重度疲勞)的人會產生更大的副作用。抗體反應。
測量接種後不適
在這項新研究中,與先前僅依賴症狀自我報告(症狀可能因個人對症狀強度的看法而有所不同)的研究不同,一些參與者在接受新冠疫苗注射期間佩戴了數字戒指約兩個月。這款穿戴式裝置可測量心率、呼吸頻率、體溫、睡眠模式和壓力指標。在第二劑疫苗接種後,皮膚溫度和心率會增加預測的抗體水平,但在第一劑疫苗接種後不會增加。普拉瑟說:「症狀會疊加起來,而且疫苗引起的更多症狀似乎與中和抗體水平的持久性更強有關。」然而,研究人員警告說,這項研究並不意味著沒有症狀的人不受保護。
「事實上,有很多人報告症狀較輕或沒有症狀,但中和抗體滴度較高,」普拉瑟說。一項早期研究表明,98% 的接種疫苗後症狀輕微或根本沒有症狀的人仍然產生了足夠的抗體,而症狀較嚴重的人中這一比例為 99%。
有些人即使沒有不良症狀,也能產生足夠的保護
雖然較輕微的症狀可能與疫苗接種後免疫系統的動員較少以及抗SARS-CoV-2 抗體水平可能較低有關,但這並不意味著疫苗反應的有效性或對病毒性疾病的保護作用較低,波士頓大學 Chobanian & Avedisian 醫學院的免疫學家 Florian Douam 說。
目前還不清楚症狀強度和抗體反應之間的關係對於後續劑量和更多當前變體是否相同。普拉瑟推測,「因為人們正在經歷同樣的症狀,所以當人們接受加強劑時,這些模式也許也會成立。」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有些人在接種特定疫苗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抗體,或者為什麼有些人會出現更多的副作用,例如更多的疼痛或更多的發燒。普林斯頓大學傳染病生物學家和病毒學家亞歷山大·普洛斯 (Alexander Ploss) 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有些人即使沒有不良症狀,也能產生足夠的保護。杜阿姆說,年齡、性別以及某人是否持續感染或生病等因素可能會影響症狀強度。
為何人們對疫苗有不同反應尚不清楚
Ploss 和 Douam 表明,一些「保護定義基因」會影響某些人在感染 COVID-19 時比其他人更嚴重病情的原因。杜阿姆說,如果發生真正的感染,這些基因可確保快速動員免疫系統的多個分支來幫助控制和清除感染。但這些基因是否與人們對疫苗的不同反應有關尚不清楚。
儘管可能會出現不舒服的症狀,科學家強調人們不應該害怕疫苗。但普拉瑟警告說,如果有人在接種疫苗後出現非常嚴重的症狀,他們必須尋求醫療建議。
普拉瑟說:「感染新冠病毒或可能患上更嚴重疾病的風險可能比人們接種疫苗時出現的不適症狀嚴重得多。」雖然布朗大學腫瘤學家華納討厭每次注射新冠疫苗,但他強調,「這不僅是為了我,也是為了我的病人和我接觸過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