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 四波管制房市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從2010年6月祭出第1波房市管控,至2014年6月第4波管控,打房一步又一步,今年下半年之後,成效愈來愈明顯,代表央行房市管控採因時因地制宜,也就是說,如果後續炒房仍有外溢情況,必要性時也可能再擴大管控區。 觀察央行2010年第1波房市管控,針對當時台北市及新北市房市炒風熾,進行限縮台北市及新北市的板橋、三重、中和、永和、新莊、新店、土城、蘆洲、樹林、汐止等10區,申請第2屋房貸的成數最高限7成;同年第2波增加新北市三峽、林口、淡水3區,且第2屋成數降至6成,及建商土建融最高6.5成,1成動工後才撥款。 央行2012年第3波管控主要針對豪宅,定義雙北市8,000萬元以上住宅,及其他地區5,000萬元以上住宅,銀行貸款成數上限6成,並且不得有寬限期。 今年的第4波管制,擴大8個管控區,包括新北市的五股、泰山、八里、鶯歌,以及桃園縣的桃園、蘆竹、中壢、龜山等,第2戶房貸成數最高6成,且新增全國不分區第3戶以上房貸最高5成;更降低豪宅的認定標準,台北市由8,000萬元降至7,000萬元以上,新北市由8,000萬元降至6,000萬元以上,其他地區由5,000萬元降至4,000萬元以上,最高貸款5成;及調降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最高5成。 銀行主管認為,第4波管制加上財政部的實價課稅、房地合一課稅議題,下半年來在房市逐漸顯現成效,但管控效果尚未完全發酵,因此預料年底再推新管制的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