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國壟斷稀土供應鏈 《外交家》:必須解決稀土分離的問題

稀土在眾多現代技術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電動車、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對現代生活方式必不可少。中國的稀土蘊藏量占全球的比例約1/3,產量則占全球80%左右,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完整稀土產業鏈的國家。西方已採取措施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英國智庫亞當斯密研究所稀土專家沃斯托在美國期刊《外交家》指出,如果想打破中國壟斷稀土供應鏈,就要解決稀土分離的問題。

稀土元素代表在國防、航空航天、能源、運輸技術領域皆具有戰略應用的17種金屬,這些礦物對清潔能源供應鏈也非常重要,可以應用於電動車、風力發電渦輪機、太陽能電板等。

中國的稀土蘊藏量占全球的比例約1/3,擁有17種稀土元素最豐富的自然儲量,產量則是全球90%以上,並發展了提煉及分離每種稀土元素的獨特能力。2012年以來,中國加強邁向價值鏈頂端。此外,中國已將稀土開採加工整合到國營企業之下,並建立關鍵的研究中心。儘管比美國及日本晚了近20年才開始申請專利,但到2020年,中國已掌握了逾80%的稀土相關專利。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完整稀土產業鏈的國家,在全球供應鏈的某些環節佔有近乎絕對的主導權。近年美中競爭局勢升溫下,中國把稀土視為談判的重要籌碼。

<cite>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堆方稀土場景。(AP)</cite>
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堆方稀土場景。(AP)

目前中國及美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競爭優先於合作,中國及美國爭奪貿易及技術優勢,藉此控制關鍵礦產的供應鏈。各種各樣的措施及反制措施中,中國手握一張王牌,那就是對稀土分離及精煉的控制。

《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全球整個稀土產業的年產量可能為20萬噸,價值遠低於100億美元,稀土產業的規模小得出奇,這就是中國迄今能佔據主導地位的原因。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稀土的材料應用相對較新,人們對稀土的認真研究直到1940年代才真正開始,並且仍不斷發現全新的應用。

在地緣政治環境不穩定的背景下,供應鏈的某些瓶頸被視為潛在的脆弱性。「遏制點」指供應鏈中關鍵且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或鏈接,容易受到潛在敵對實體的控制。本質上,遏制點的特點是某種形式的壟斷,雖然企業可能利用壟斷來實現更高的經濟收益,但國家往往出於政治目標而建立壟斷。

2010年9月,一艘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艇相撞。日本海上保安廳逮捕中國船長後,中國以非正式方式停止向日本出口所有稀土,威脅削弱日本的汽車業及電子業。這起事件引發「去風險」的首次討論,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突然驚慌失措,意識到中國生產了97%的稀土氧化物,對供應鏈的其餘部分也擁有近乎壟斷的控制權。專家及政策制定者呼籲採取行動,在中國境外發展稀土生產,防止這類勒索事件再次發生。

《外交家》指出,顯然不可能對金屬施加貿易壓力,只要願意開採就可以獲得供應。然而,這不代表中國缺乏所有影響力,中國在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在加工部門有著更多問題。中國擁有世界其他國家缺乏的供應鏈及數十年來「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經驗。其他國家有可能趕上,但需要付出努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掌握困難之處。

<cite>中國江蘇省稀土礦場。(AP)</cite>
中國江蘇省稀土礦場。(AP)

含有稀土的礦物供應很容易找到,許多其他工業製程的副產品也含有稀土,稀土並不稀有。然而,我們使用稀土不是因為其化學性質,而是因為它們的物理特性,每種稀土礦產品都是所有15種鑭系元素的混合物,為了獲得我們想要的稀土物理特性,例如磁效應,我們必須分離稀土。

然而,分離稀土非常困難。此外,每公斤稀土材料的分離成本為15至20美元,而工廠的建造成本通常約10億美元,這就是人們面臨的經濟問題:如果全球稀土市場價值每年低於100億美元,那麼全球市場將支持幾座價值10億美元的工廠?答案是不多。

《外交家》指出,有鑑於中國的稀土供應充足,基本上,西方世界不再煩惱稀土問題。然而,。現在,隨著中國越來越被西方視為政治敵手,從而被視為不可靠的經濟夥伴,人們對稀土變得更感興趣,這意味著大量勘探不同礦產資源。舉例來說,人們發現「離子黏土」並非中國南方獨有,還存在於亞熱帶氣候風化的花崗岩裡。

然而,人們可能要解決稀土分離的問題,概念上,許多方法可以實現這一點。它們都是物理學的差異,而不是化學,這就是採礦業不擅長使用它們的原因,因為它們使用化學方法來提取與分離稀土,而且都屬於桌上研究與實驗室研究的範圍,而不是工業推廣,而這種純粹的研究正是人們透過政府與稅收來獲得的公共利益。

<cite>稀土氧化物:順時鐘從中間(黑色)開始為鐠、鈰、鑭、釹、釤、釓。(AP)</cite>
稀土氧化物:順時鐘從中間(黑色)開始為鐠、鈰、鑭、釹、釤、釓。(AP)

稀土獲得了巨額補貼, 開礦及使用當前技術建造分離工廠也獲得補貼,《外交家》認為,政府亂花了數億公共資金,但如果政府花費2000萬美元的無附加條件研究經費來研究不同的稀土分離技術可能會帶來更多好處,而找到一種新方法將解決稀土的基本問題,亦即分離稀土的成本問題。

自由市場、自由放任、政府補貼的爭論可以是道德的爭論,但也可以是務實的爭論。稀土問題出在那些分離工廠,出在使用的基礎技術。因此,任何補貼都應該用於我們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達成稀土分離,遺憾的是,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如果人們要花費公共資金來實現稀土供應鏈多元化,那麼應該可以解決問題。稀土問題是分離工廠的基礎技術,這才是應該花費公共資金之處。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