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賞少、檢舉多 街頭藝人無奈

許多熱愛表演的工作者,勇闖演藝路的第一關即在街頭練膽,聊以糊口也等待成名契機,但街頭藝人審核標準不低,背後辛酸少人聞問。不少街頭藝人表示,台灣人沒有打賞的習慣,他們幾乎無法賴以維生,許多場域又頻遭檢舉,現在雖已改為線上申請證照,但即使有街頭藝人證,也沒什麼用處。

從事人像剪影創作近半世紀的王丁乙,是台南少街頭藝人元老之一,至今仍每周擺攤。但他發現,公家機關辦活動,喜歡找青農、農特產團體,遺忘街頭藝人;且街頭展藝,像做糖蔥、狀元粿、吹糖、捏麵人還較有競爭力,歌唱演奏類缺乏特殊性、除非政府願大力推廣,否則只會日益萎縮,甚至消失。

黃姓街頭藝人表示,他在許多場域表演,常因音量問題被檢舉,在高雄科工館、客家文化園區等場域又因人潮不多,加上打賞風氣低,無法賴以維生。彈奏吉他的柯先生說,街頭藝人由考試制改為登記制後,數量大增,反而壓縮到固定演出者的生存空間。從事雜耍舞蹈的陳先生則說,拿到街頭藝人證其實沒什麼用處,現在自己大多跟著流動市集到處表演。

樹德科大行銷系教授黃慶源建議,市府可配合各種節慶,在商圈舉辦「街頭藝人大賽」,同時開放更多觀光客聚集的場域,並鼓勵表演者創新精進,藉此行銷在地街頭藝人,重振街頭表演產業。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85歲母親獨居高級公寓 堅持不讓女兒進屋探望…她強行闖入見驚人慘狀
白雪公主與7老翁?妙齡女交往「7退休長者」 為1夜激情砸光養老金
未婚夫「突改用湯匙叉子」吃飯 她起疑翻對話竟抓包出軌女同事
擁高人氣…51歲女歌手剛發文「去表演了」 唱完返家遇車禍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