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京都名店的艋舺人
七十多年前的京大臺籍生,歷經戰後的兵荒馬亂與民不聊生,六十多年來和京都人共同成長,為古都留下了一座古典音樂的殿堂。
位於鴨川旁、叡山電車出町柳站對面的「名曲喫茶柳月堂」,是筆者在京都最喜歡駐足停留的小角落。這家一樓是麵包店;二樓是喫茶店的複合式空間,常見客人買完麵包後安安靜靜地走上二樓,進入充滿昭和氛圍的「名曲喫茶」,享受與古典樂共處的一人時光。
欲進入以高級音響及數千枚唱盤服務客人的名曲喫茶內,必須遵守「私語禁止」的規定,而這也是我對這裡情有獨鍾的原因之一。除了無可挑惕的聆聽空間,對柳月堂之所以抱有一份特殊情感的關鍵,則是出身臺北的創業者——陳芳福先生。
臺灣化工業的先驅
談起陳芳福之前,必須先提臺北萬華(艋舺)車站外的「金義合行」。這棟三層樓的華麗洋樓至今依然健在,是臺北市內極具代表性的經典建築。早在1905年(明治38年)就設廠製造硝子(玻璃)的陳義塗,於1911年(明治44年)將店號改為「金義合」。事業有成的他相當重視子女的教育,長男芳鑄與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院出身的次男芳燦在戰後攜手拓展家族事業,除了早期的窯業之外,後來跨足塑化業,現今的「義芳化工」與「大洋塑膠」等企業皆為家族所有,對於戰後臺灣的工業發展有重大貢獻。
金義合行立面(C)lienyuan lee
李登輝是同期生
陳義塗的三男陳芳福出生於1924年(大正13年),日本時代最末期的1943年(昭和18年)前往內地,與兄長同樣就讀京都帝大。憶起大學時代,陳老先生流露出對恩師們的感謝;他說當年結婚時的「親代わり」(代替父母照料自己的人)也是京大的教授,求學時收到許多內地人的幫助,也讓他對日本留下良好的印象,間接促成日後選擇在此定居。對於大學的另一個回憶,則是同時期在京大求學的李登輝,當時李讀的是文科,陳則是繼承家學選讀理科,因此在校時並無交集。
陳芳福先生於柳月堂店內
柳月堂的誕生
在戰後的混亂期,陳芳福先生一度與臺灣的親人失去聯繫。在失去家人援助的情況下,自己的理工背景讓他得以在那青黃不接的年代生存下來,也成為往後在京都這個異鄉安身立命至今的契機。
當時,民生物資受到管制,糖的取得相當困難,不少人死於營養不良。年輕的陳芳福於是利用所學,自製「サッカリン」(糖精)以及「ズルチン」(甘素,1969年起在日本禁用)等甜味劑販賣給鄰近包含臺灣人在內的商家,因此在短時間內累積了不少財富,加上那時京都的土地便宜,不算精華地段的出町柳地價一坪才八千日圓,於是他一口氣買下一百坪,並且在原料容易取得的情況下,於1953年(昭和28年)開始了麵包店的事業。
對音樂的熱愛
猶記得第一次踏入二樓的名曲喫茶,最令我震撼的就是兩座巨大的揚聲器,和為數眾多的經典名盤,以及那令人陶醉不已的溫暖音質。陳老先生對於音樂的興趣源自父親,也因為音樂而結交不少同好。2015年(平成27年)3月,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之子杜祖健博士也曾在柳月堂舉行鋼琴演奏會。
陳芳福先生的音樂之路,在七十五歲時從單純的欣賞進入另一個境界。這一年,他開始學習小提琴,而他最喜歡的曲子則是「德國三B」(巴哈、貝多芬、布拉姆斯)的作品。
70歲之後才學琴的陳芳福先生
已造訪柳月堂多次的我,過去就耳聞陳老闆偶爾會在店裡為客人演奏,這一天很幸運終於得以目睹這位九十多歲長者演奏的風采。原本笑說不想獻醜的他,或許是難得和臺灣同鄉用已經略顯生疏的臺語暢談,興致一來卻連續拉了幾首膾炙人口的西洋和臺語名曲。儘管雙手似乎不聽使喚地顫抖著,但是那陶醉的表情彷彿回到了大學時代的意氣風發。
柳月堂店內
在大時代的洪流下,陳芳福先生選擇了與兄長們不同的人生道路,和日本人組成家庭,也在這裡落地生根。現在,柳月堂的經營已經交棒給下一代,儘管現在的老闆只能用日語溝通,但只要來到柳月堂,總是感受到無比的親切。在猶如鴨川流水的優美樂聲中,有緣和深耕京都一甲子的艋舺大前輩用彼此的母語深談,人生「最高」的京都回憶應該莫過於此吧。
店內精美的彩繪玻璃
標題圖片:位於二樓舒適的聆聽空間
攝影:宋濟達
(原文《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