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桃花源 盼年輕新血接棒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盧順源(左)與社區的永遠環保志工許耀煇(右),都盼有新血加入社區工作。(孫英哲攝)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盧順源(左)與社區的永遠環保志工許耀煇(右),都盼有新血加入社區工作。(孫英哲攝)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盧順源說,社區工作是長期、日復一日的工作,能有創新作為當然好,但其實要維持現有成果就已經很困難。他期盼有更多社區年輕人加入,也盼政府資源多加挹注,讓今日農村成為宜居樂活的桃花源。

盧順源指出,理事長要處理的事情相當繁雜,常常感覺好像沒做什麼事情,但每天總是很忙,他已擔任第2任的理事長,「年輕人都沒有人要做」。要做社區工作一定要有心,同時也要有能力,而且帶領社區志工也一定要帶人帶心,大家都是義務服務。

「政府給的資源太少了!」他強調,該社區半年獲政府補助1萬元,平均每個月只有1000多元,用在社區清潔維護上,僅是杯水車薪;此外,該社區已舉辦了23年的千人爌窯,今年在鄉公所不再補助經費下,很可能中斷。

在平和村山腳路旁開設「友勝商行」的許耀煇,投入社區工作已20幾年,曾獲績優志工,也擔任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更是社區永遠的環保志工。他說,一路走來大家都很辛苦,他都鼓勵志工從事社區工作必須不求回報,讓自己的家園更美更好,大家的生活品質也都能提升,有這樣心情,工作時才得做得開心。

曾有居民要許耀煇出來接任社區理事長,但他平日就已花太多時間在社區工作上,家人擔心接了理事長後會更忙,太太還笑著威脅他「你若接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我就離婚。」

他表示,很期盼退休的公務人員投入社區工作,公務人員熟悉公文、提案申請等行政流程,社區很需要這樣人才。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郭俊銀指出,回想過程當然是非常辛酸的,尤其是在鄉下地方,很多人都怕太出鋒頭,如同台語說的「愛出頭就損角」,要出來為社區做事,就要有全心付出的覺悟,同時最好也要與村里辦公室維持良好互動,雙方相輔相成,同為社區努力。

他認為,台灣的社區營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必須不斷修正改進,要做社區工作就必須自始至終,一路走來,不忘初心,他雖已卸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多年,但仍持續從旁協助,也會把自己的知識、理想及觀念分享給更多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