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世代學習空間 與社區共享資源 北市西松國小活動中心開工


記者蔡昀臻/新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辦理西松國小活動中心新建工程,市長蔣萬安18日主持動土大典,工務局黃一平局長、教育局湯志民局長與議員、社區里長、里民及西松國小全體親師生共同見證活動中心新建工程興建的歷史時刻,祈求工程圓滿、平安順利進行。
多元共享與自發互動的新世代學習空間
西松國小於日治時期成立,創校迄今已近90載,校內無大型室內運動及表演場館,在兼顧學校師生期望及當地民眾需求,規劃興建地上6層、地下2層鋼構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中心內部包含游泳池、幼兒園、演藝廳、韻律教室、綜合球場等空間,地下停車場則規劃256輛汽車位及280輛機車位,建構自發互動、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新世代學習空間,並提供周邊社區居民充足停車位,達成校園空間與社區共享之目標。
總樓地板面積約23,762.8平方公尺,提供學生集會、展演、活動、運動與幼兒園新教學空間,增加多元學習互動交流場域,讓學生擁有更優質的學習空間。未來將配合新建工程辦理校園周邊人行道退縮,改善目前無人行道之現況,利用景觀植栽減緩校園圍牆之壓迫感,創造友善邊界及休憩空間,並提供學生、居民安全通行,舒適友善之人行環境,藉由開放校園與社區共享教育資源、提供社區友善空間,豐富市民休憩與運動場所。
淨零減碳及節能永續的綠建築校園
教育局表示,本工程屬於多功能複合建築,除了滿足學校因應新課綱多元學習需求外,考量不同學齡需求,串聯學校與鄰里社區老幼共學,達到區域共榮。利用鋼構大跨距結構系統,創造經濟效率的自由彈性多功能空間,並帶入綠色環境與友善自然通風綠建築觀念,營造永續環境氛圍。整體規劃導入綠建築設計理念,未來將申請黃金級綠建築標章,期望打造西松國小成為具有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符合SDGs 永續環境國際議題的綠建築校園,以創新(creativity)、前瞻(perspective)、卓越(excellence)、永續(sustainability)的教育理念,開展北市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