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觀光新亮點 新化神社遺構修復近期動工

新化神社遺構將展開歷史建築本體修復工程,此為休憩所修復模擬圖。(觀光旅遊局提供)
新化神社遺構將展開歷史建築本體修復工程,此為休憩所修復模擬圖。(觀光旅遊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位於虎頭埤風景區內的南市歷史建築新化神社遺構,去年七月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一千五百萬元經費補助,近期將展開歷史建築本體修復工程。工期一年,完工後可望成為新化地區觀光新亮點。

觀光旅遊局十一日在虎頭埤風景區舉辦施工前說明會時指出,新化神社遺址於一0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市府正式公告為南市重要歷史建築,一0四年六月起展開新化神社活化再利用研究,一0六年十二月完成再利用計畫。

後續,申請到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經費補助,委託建築師進行修復工程規劃設計。修復內容將以參拜道形塑為基礎,包括廢棄遺構再造、御神橋及鳥居等設施修復,並融合虎頭埤水域自然生態環境,朝兼顧文化歷史及自然生態方向進行。

觀光旅遊局代理局長林國華表示,新化神社遺構歷史建築本體修復工程工期一年。配合施工,當地的紅厝賣店將營業至四月十六日。

在此之前,交通部觀光局同意補助,先行辦理虎頭埤風景區及新化神社周邊環境景觀提升工程,施作範圍包括御神橋旁臨河步道、地下遺構環境整理及置高點景觀平台等。

目前,虎頭埤風景區全齡遊憩區及林間親子環教生態步道均已完工啟用,未來將持續修建虎頭埤東側南岸全新點狀遊憩設施,透過生態步道串聯,打造親子共遊綠色生態環教場域。

另,已完成蟋蟀館修建規劃設計,即將進行改建,本館開放至四月三十日,未來將優化展示區、養殖空間、廁所及導覽解說服務。

新化神社於日據時期昭和十八年,即西元一九四三年九月完工。外苑建築包括鳥居、御神橋、神職人員宿舍。內苑建築則有休憩所、拜殿、本殿、祭器庫、社務社及地下神明避難所等。

二戰後,因土地使用更迭,多數建築物遭到拆除,現今僅留下鳥居、御神橋、地下遺構、休憩所及階梯駁坎等。其前身、建於一九二九年的新化社,僅存本殿階梯及石燈籠殘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