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台北2022週六登場,今年又將帶來什麼驚喜?

本週六(12日)與週日(13日),台北將第四度舉辦「打開台北」活動。由於已邁入第四年,主辦單位表示這次有更多驚喜。今年以「社交台北」為主題,希望在疫情解封後,讓空間跟民眾彼此之間有更多的交流與機會。今年究竟會打開什麼樣的空間呢?

「打開台北」邁入第四年,希冀更多民眾發掘台北更多面向

「打開台北」創辦人徐千捷(左)總顧問李芝(右)。蘇義傑攝
「打開台北」創辦人徐千捷(左)總顧問李芝(右)。蘇義傑攝

「打開台北」創辦人徐千捷表示,「打開」城市的系列活動源於倫敦,一所建築學校的校長,希望讓更多當代建築師的作品被民眾看見,這背後淵源,來自倫敦大多是老舊建築,因此活動目的以介紹現代建築師為主。

打開台北總顧問、銘傳設計學院副院長暨藝術中心館長李芝瑜指出,今年的主題「社交台北」希望瞄準跟人們對話、互動的關係,希望可以開放雙北區域的百大特色建築場域。

人們常會以為對自己的城市已經很熟悉,但其實有許多角落、空間是從未踏入過的,而「打開台北」就是希望透過將這些平常不會開放的地方打開,讓民眾有機會踏入,了解自己的生活周遭、城市地景,理解這背後的歷史或人文意義。

李芝瑜就舉例,像她所任教的銘傳大學,其實對很多台北市民來說就已經是個「神祕空間」。原來坐落在劍潭捷運站附近、可以俯瞰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銘傳大學,早年因為是女校的關係,所以門禁向來森嚴,校外人士無法輕易入內。

雖然近幾年早已是較為開放的校園,但除了學生以外,多數民眾仍不會選擇踏入校門內。「就有很多人跟我反應說,你們應該要把銘傳校園打開啊,我就想說欸這裡不是沒那麼神祕了嗎?」

於是乎,今年度銘傳也有將自己的一個空間「藝術中心」打開,屆時李芝瑜也將會待在那裡陪同解說銘傳校內的特色景點,其中包括可以俯瞰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絕佳的拍照點位。

特色景點搶先介紹:

太研裏山招待所,看見吳書源的「野生台灣植物園」

台灣知名地景設計師吳書源。黃菁慧攝
台灣知名地景設計師吳書源。黃菁慧攝

位於陽明山一條不好尋找的路徑裡頭,這裡是台灣知名地景設計師吳書源私人的一個冥想招待所。

對他來說,這座招待所儘管小,但裡頭所蘊含的豐富精神內涵不能一筆帶過。

吳書源所規劃的招待所外頭,就是一個小小的庭院,但這座庭院其實就融合了日式跟台灣多個特有種植物的巧思,而他所規劃的庭院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刻意修剪」,讓各種類型植物依照他們自己的節奏生長。

招待所外頭是一個小小的庭院。黃菁慧攝
招待所外頭是一個小小的庭院。黃菁慧攝

即使有植物沒成功活下來,「那也是一個經驗。」對他來說,這是能夠展現出台灣本土蘊含有極為豐富的動植物寶庫的一個場所。他隨口說,在國外是找不到的稀有品種樹木,「但我們外面馬路上隨便種都看的到,像是筆筒樹。」

筆筒樹在國外相當稀有,是「華盛頓公約」的二級稀有瀕危植物,國際間的進出口需要許可証嚴格把關。但在台灣就太過常見,甚至並沒有被列為保育類,僅有簡單的禁止砍伐。

而他很想教育大眾,讓台灣人能夠回過頭認識「台灣」,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寶島,存有上千、上萬種世界上已經消失的特有種。

圓山坑道:看見當年戰備坑道的歷史情懷

圓山坑道。黃菁慧攝
圓山坑道。黃菁慧攝

圓山坑道位於台北電台一旁,早年就是為了台北的民防所使用。當時內部設有民防廣播,因此能在內部看到播音室、廣播人員生活起居的空間,是為了因應倘若台北發生緊急狀況,民間電台全部消息停播,僅有民防廣播電台能播送消息。

隨著時間過去,萬安演習不再此使用此地以外,民防指揮所也移動到橫山指揮所,圓山坑道也因此而停擺。今年度碰到打開台北活動,台北市政府便重新整理趁機對外開放。

本有一說,圓山坑道是否和圓山飯店的兩條祕道相通?其實沒有相關,圓山坑道是在日治時期所建,再由國民政府來台後所擴建而成。

士林科教館頂樓:重新整修好再開放,士林地區看夜景好所在

走一圈城市之環,就可以將科教館四週景色盡收眼底。蘇義傑攝
走一圈城市之環,就可以將科教館四週景色盡收眼底。蘇義傑攝

位處士林的兒童新樂園一旁,也同樣是廣受雙北地區親子歡迎的科教館,這次選擇打開它於今年新整修好的「屋頂」。

究竟「屋頂」可以作為什麼樣的一個所在?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當中,從過往單純擺放機房物品的頂樓,慢慢轉變為更具有意義的場所。

科教館人員解釋,本來科教館的屋頂往年都只作為擺放各種大型機具的場所,在得到一筆經費後,重新將屋頂規劃為多功能的一個場館與區域。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一條步道「城市之環」,顧名思義跟著走一圈,就可以在占據士林平原高位的科教館四週景色盡收眼底。

而科教館開放的時間也相當特別,是晚上6點至10點,讓民眾至現場排隊自由參觀,屆時就可一覽台北市的獨特角度夜景。

其他地點諸如兩廳院、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等也都有加入今年度的打開台北活動。

兩廳院水晶燈。張智傑攝
兩廳院水晶燈。張智傑攝

由於疫情解封的關係,打開台北今年有6成的空間採現場排隊,部分預約空間則是採用搶票制。也因此,倘若沒有順利提早搶到票也沒關係,鼓勵民眾依然可以到不用預約搶票的地點去體驗。

不用搶票、也不用拘泥於排隊,可以用在這座城市散步的心情,帶著一點好奇心去從不同的角度、面向來了解台北這座城市。

2022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

▌時間:2022.11.12 - 2022.11.13
▌打開台北預約網址
▌打開台北官方網站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台灣最驚喜城市派對,「打開台北」讓3萬人體驗城市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