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污水下水道隱形建設 桃市水務局推動後巷美化成果斐然


推動完成污水下水道建設的最後一哩路,由接管住戶配合提供自家後巷空間,進行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工程,桃園市政府為了提高住戶接管的接受程度,除了在污水工程進行過程中,將原有後巷地面打除翻新外,更透過居民共同參與美化方案的討論,做出符合民眾生活需求的工程,市府也逐年編列預算執行,達到市府與市民雙贏的目的。

市府水務局指出,112年度已擇定適當區域,結合現地現況,藉由後巷牆面及地坪色彩配比,翻新後巷,重塑社區環境景觀,讓原本昏暗且堆放雜物的狹小空間,變得寬敞明亮、安全且友善。

桃市水務局推動後巷美化成果斐然-106年大溪「陀螺」。
桃市水務局推動後巷美化成果斐然-106年大溪「陀螺」。

今年於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楊梅區、龍潭區進行牆面油漆及噴花地坪改造行動,共計辦理了12場說明會,透過民眾共同參與及票選,改造成民眾期望中後巷的樣子,預計今年可改造完成30條後巷,充分展現出本市與其他縣市污水下水道工程的截然不同之處。

市政府自105年起編列預算,推動用戶接管後巷環境改造以來,深受到民眾的喜愛與支持,累計至112年9月已施作完成後巷環境改造157條。歷年分別推動不同主題之後巷環境改造分別有:

桃市水務局推動後巷美化成果斐然-108年大溪順時埔「農村時光」。
桃市水務局推動後巷美化成果斐然-108年大溪順時埔「農村時光」。

105年在大溪區民權東路54巷推出以「山形牌坊」、「大溪橋拱門」為意象的改造主題。
106年在大溪區文化路132巷完成以「陀螺」、「老街」為意象的改造主題。
107年在桃園區南通社區完成以「時光機」為意象改造主題。
108年在大溪區順時埔地區完成以「農村風光」為意象改造主題。
109年在楊梅區新農街393巷完成以「童話世界」為意象改造主題。
111年在楊梅區三元街7號附近完成以在地客家文化元素如「擂茶」、「花傘」、「花鼓」等及結合楊梅景點如「落羽松秘境」、「仙草花海」、「富岡老街」等為意象改造主題,結合在地特色所推動的後巷改造計畫。

桃市水務局推動後巷美化成果斐然,已完成用戶接管及美化。
桃市水務局推動後巷美化成果斐然,已完成用戶接管及美化。

更多新聞推薦

高雄女孩拍片製作IG圖卡 呼籲防止網路數位性別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