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點滴補充元氣,營養價值輸1瓶運動飲料?醫解密「吊大筒」 適合施打時機曝

 

很多人只要身體不舒服, 就會想要「吊大筒」,以恢復元氣。俗稱的「吊大筒」指的就是打點滴。的確,點滴是某些醫療處置的必要方式之一,但絕不是萬靈丹,除非醫師評估有脫水之虞,或是因應病情需求,在點滴中添加藥劑治療之外,不應只因想補充元氣,就主動要求醫師施打點滴,不但效果有限,也無故接受了侵入性的處置。

 

吊大筒 為侵入性醫療行為

 

家庭醫學科醫師周琮霖指出,「吊大筒」就是給予患者靜脈點滴,經由靜脈注射,可以讓營養素或是藥劑直接進入血液中,提高血漿內營養或藥劑的濃度,作用比口服藥物的效果迅速且直接,但吊大筒畢竟是侵入性的醫療行為,應該只在必要時才給予,不應過於依賴,甚至神化其效果。

 

 

必要時 才需點滴治療

 

除了視病情需求,額外添加抗生素或是化療藥物的點滴外,一般的點滴說穿了,內容物並沒有太過特殊之處, 不外乎就是生理食鹽水、葡萄糖液,有些則再添加維生素BC或是胺基酸、白蛋白等;胺基酸的補充通常是為了術後傷口癒合,白蛋白也是為了補充營養,但這些都可經由正常飲食獲得,若是非必要的情況,額外添加這些成分,反而會加重肝、腎的負擔。

 

周琮霖直言,一般點滴的營養價值,可能比一瓶運動飲料還低,且以濃度5%的葡萄糖點滴為例,一瓶500毫升的點滴,總共只含25公克的葡萄糖,還比不上一碗稀飯所提供的熱量。

 

而低血糖的患者也會希望藉由點滴注射緩解症狀,但除非患者已陷入昏迷,必須藉由點滴讓血糖即刻上升,否則點滴的效果還不如3顆方糖。

 

 

有這些狀況 應使用點滴處置

 

不過,在醫療處置上,點滴還是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周琮霖指出,當患者無法或不適宜進食時,例如腸胃道出血、阻塞,或是必須藉由點滴給藥,例如給予抗生素或是化學治療藥物,以及嚴重腹瀉、嘔吐、有脫水疑慮、電解質不平衡、極度低血糖必須快速改善,或是昏迷、休克等需要急救的情況時,都會以點滴的方 式處置。

 

此外,有些患者無法經口進食,例如昏迷、接受口咽部手術或是急性胰臟炎的患者,出現水分、熱量和營養供給不足的疑慮時,也會評估給予點滴的可行性。

 

濫用點滴 恐增加肝腎負擔

 

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打點滴時要注意排尿的問題,以免打了點滴後,身體水分增加,反而加重心臟負荷,甚至得加上利尿劑處理,一旦攝取量與排出量不穩定,很可能造成水腫或是心臟負擔增加;此外,要慎防患者起身時排尿昏倒的意外。

 

若是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臟衰竭等心臟功能較差的患者,或是有慢性腎臟疾病、 肝硬化等患者,注射點滴前也得多加評估,以免反增加心、肝、腎的負擔。

 

而藥物都會有安慰劑的效果,一般藥物的安慰劑效果約為6-8%,但點滴似乎更高一點。有些人會覺得打了點滴後精神變好,不適症狀獲得緩解,但這絕大部分是因為打點滴時,患者被迫平躺休息,甚至得以好好睡上一覺,由此可見,休息的助益遠大於點滴。

 

 

小心注射後的過敏反應 嚴重恐致休克

 

長久以來,打點滴被認為可以恢復體力、補充營養,而近來更時興利用點滴補充維生素BC等,並標榜可以直達血管,減少腸胃道吸收的程序,效果更直接,但周琮霖曾發現,有些人口服維生素沒有問題,但注射後卻出現過敏的反應。

 

一旦過敏甚至可能導致休克,且若葡萄糖等濃度太高,長期採取靜脈注射,可能會刺激血管,造成靜脈炎,導致血管缺乏彈性。

 

點滴速度 不能太快

 

除非特殊情況,打點滴的速度一般約維持在1小時100毫升,如果滴得過快,可能導致心跳加速、心律不整,有些患者因為高血壓,在點滴內添加降血壓藥物, 若滴的速度太快,可能會導致血壓太低,心跳停止。

 

延伸閱讀:
·生病、身體虛弱「打點滴」好得快? 醫破解「使用關鍵」:台人都有迷思
·雞湯增強免疫力、促進食慾! 營養師警告「3體質少喝」:你也上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