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零售 上月兩樣情

工商時報【陳鷖人╱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23)日公布2月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其中,批發業營業額達6,985億元,受去年基期較低影響,年增14.3%。 不過,因春節後買氣轉淡,景氣回升並未反映在內需消費上,2月零售業和餐飲業營業額分別為6,816億元和365億元,與去年同期分別年減1.7%和8.4%。而零售業1、2月營業額更是2009年金融海嘯後首次負成長,累計年減1.7%。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表示,台灣是外銷導向國家,目前景氣仍在回升的初升段,隨著景氣回暖,內需消費會逐漸復甦。 王淑娟說,零售業營業額衰退主要是因為暖冬,加上去年霸王寒流增加冬衣消費墊高基期。另外,去年節能家電補助也會增加民眾消費意願,這些非經濟因素影響在3月後就會消失,所以3月內需消費應該會有所回升。 以數據來看,2月份零售業營業額中,以百貨公司和量販店營衰退較嚴重。百貨公司營業額衰退20.7%,量販店營業額衰退23.7%。只有汽車業與燃料零售業為正成長,分別成長18.7%和26.4%。王淑娟表示,汽車業因汽車汰換補助政策帶動買氣,燃料零售業則是受惠於油價上漲。 至於餐飲業為何呈現衰退,王淑娟分析是因為春節後聚餐需求減少,餐館業年減9.8%,飲料業則受惠於暖冬年增1.9%。 王淑娟表示,民間消費有從高單價產品往中低價位產品移動的趨勢,鐘錶和珠寶等高價精品的銷售額都有下降的趨勢,從進口車消費來看,也可以發現消費者傾向購買中低價車款。不過,這是否反映民間對景氣復甦無感,甚至消費意願降低?王淑娟認為,這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展望3月份內需表現,王淑娟認為內需消費將回溫,批發業將持續受惠於外銷成長,預估增長3%;餐飲業預估增長4.5%;零售業則為1%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