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樹麻煩 環境部吃錯藥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為了減少空氣汙染,抑制臭氧(O3)生成,環境部最近公布了15種樹木名冊,通報各縣市,建議避免種植,其中包括常見的楓香、烏心石,台灣肖楠,及最近開著美麗花朵的野牡丹與棋盤腳,罪名是它們會釋放出異戊二烯,是生成臭氧的前驅化學物質。

「臭氧」,聽起來好可怕,其臭無比嗎?我打開環境部提供的「環境及時通」APP去查,此刻我居住的台北市某區空氣品質良好,空氣品質指標(AQI)為27,臭氧濃度為8ppb,也就是10億分之8;8小時之內的預測值最高不超過10億分之70!也就是1億分之7!我們真的需要為這「1億分之7」的「汙染量」如臨大敵,向樹木大動干戈嗎?

1周前環境部公布了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數據只到2021年,但已經看得出來:一、能源部門是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最大宗,約90%;二、能源部門的排放量從2009年的低點236百萬公噸一路上升,到了2021年成為267百萬公噸,13年中上漲了13個百分點。上升原因之一應與核能電廠除役有關。核一廠兩部機組於2019年停止發電,核二廠1號機亦於2021年7月除役,即便如此,2021當年核能電廠還貢獻了將近9.6%的電力,而核能電力將於明年歸零,這將近10%的發電空缺將由什麼來彌補?

經濟部近期措施顯示了端倪:其一、近日夏季高溫每天破表,台電祭出少開冷氣的獎勵措施,也就是叫人民少開冷氣。其二、核三廠1號機即將在下月停機,已開始遞減運轉,在即將缺電的眼前危機下,經濟部遂讓原本應在5月除役的台塑麥寮燃煤發電廠1號機延役。民進黨政府愛護燃煤,討厭核能,可見一斑。

麥寮燃煤發電廠的煙囪,除了排放溫室氣體,難道不會繼續排放PM10、PM2.5等空氣懸浮微粒嗎?讓麥寮燃煤發電廠1號機除役,中部地區的空氣品質應該會變得更好啊!罹患肺腺癌、氣喘病的人數會下降啊!環境部不盯這個議題,不找煙囪理論,卻找樹木麻煩,捉小放大,根本就是畫錯重點。衛福部也不能置身事外啊!

高中時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記得孟子教訓弟子的話:「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意思是說施政與做人都不能本末倒置,引喻失義,把小小的草木比成高高的層樓。孟子也曾對齊宣王說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大臣這樣做,大王您是不會允許的!來到民主時代,老百姓也不會同意的。(作者為私立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