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巴勒斯坦國不再是歐洲禁忌?愛爾蘭、挪威、西班牙相繼發聲,以色列孤立加劇

歐盟3國家將承認巴勒斯坦國,斯洛維尼亞和馬爾他也打算跟進。白宮則表示,反對「片面承認」巴勒斯坦國。

歐美社會對以色列進攻加薩走廊的看法分歧逐漸擴大。22日,歐盟國家挪威、愛爾蘭和西班牙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以色列憤怒批評這一舉動「可恥至極」,並立即召回駐於這3個國家的大使。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譴責挪威、愛爾蘭和西班牙的決定是「對恐怖主義的獎賞」。以色列外交部還召見這三國駐以色列的大使,並向他們播放了哈瑪斯(Hamas)在10月7日攻擊以色列的影片。

對以色列人來說,那一天造成約1200人死亡、約250人被劫為人質的畫面仍然令人心痛。然而,在以色列之外,加薩走廊的苦難景象助長了美國大學校園和歐洲街頭不斷擴大的反戰抗議運動。半年來,以色列軍隊對加薩地區進行猛烈轟炸,據加薩衛生部稱,衝突迄今已造成超過3.2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最新事態發展再次揭示,以色列右翼政府所面臨的國際氛圍有多麼嚴峻。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辦公室在20日宣布,將以涉嫌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為由,對以色列總理、國防部長和哈瑪斯3名領袖申請發布逮捕令。此舉將以色列領導人及哈瑪斯相提並論,令以色列政府相當震驚。

此外,以色列最強大的盟友美國也在不斷向其施加壓力。美國已對攻擊巴勒斯坦人的激進以色列屯墾者實施制裁。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本月表示,他不會為以色列對拉法(Rafah)的攻擊提供武器。拉法是哈瑪斯在加薩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同時也是100多萬人的避難所。

<cite>2024年5月12日。因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空中和地面進攻而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走過代爾巴拉赫(Deir al Balah)的臨時帳篷營地。(美聯社)</cite>
2024年5月12日。因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空中和地面進攻而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走過代爾巴拉赫(Deir al Balah)的臨時帳篷營地。(美聯社)

《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東分析家布魯曼菲德(Laura Blumenfeld)認為,這3個歐盟國家的決定雖然在外交上看起來相當大膽,但在情感上沒有考慮到雙方的感受,因而效果不佳。

她說,這將使以色列人更加覺得自己被孤立,強化納坦雅胡所主張的「以色列人只能靠自己」的論點;同時讓巴勒斯坦人提高對未來的期望,卻沒有提供一條實際可行的路徑來實現他們的建國夢想。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國際關係專家弗里曼(Yonatan Freeman)指出:「這確實強化了我們自戰爭開始以來一直聽到的敘述,即最終,我們只能依靠自己。我認為,這甚至有助於以色列政府合理化它在戰爭中的所作所為。」

不過,白宮隨後發表聲明,強調反對「片面承認」巴勒斯坦國。拜登政府支持「兩國方案」,也一直透過讓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納坦雅胡在戰前最重要的外交目標)為誘因,施壓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時程表上向前推進。

<cite>2024年5月9日,示威群眾揮舞巴勒斯坦國旗,要求歐洲歌唱大賽排除以色列。(AP)</cite>
2024年5月9日,示威群眾揮舞巴勒斯坦國旗,要求歐洲歌唱大賽排除以色列。(AP)

與美不同調,帶頭承認巴勒斯坦的歐盟國家

針對歐盟3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代表多數巴勒斯坦人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和哈瑪斯表示歡迎。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於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長期以來希望在這兩個地區建立獨立主權國家。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以巴和平的出路在於雙方就安全需求和領土邊界達成協議,實現「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讓雙方人民各自擁有獨立並存的國家。

在聯合國的193個成員國中,已有143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這些國家中包括賽普勒斯、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和瑞典等歐盟成員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承認巴勒斯坦國,但西歐國家多半支持美國及以色列的立場,認為巴勒斯坦應通過與以色列談判後再建國。另一方面,以色列則獲得聯合國165個會員國的外交承認。

2014年,瑞典政府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成為西歐首個採取此舉的歐盟成員國。瑞典表示:「這是確認巴勒斯坦人自決權的重要一步。」法國和英國國會則曾投票通過不具約束力的決議案,敦促政府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和多數西方國家政界都希望能盡快重啟陷入僵局的中東和平進程。

挪威是1990年代調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的重要推手。該協議包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相互承認,以及巴勒斯坦臨時自治政府的成立。協議的目標是讓以巴雙方就耶路撒冷地位、以色列屯墾區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未來達成共識。

挪威政府表示,必須承認巴勒斯坦國,以支持在加薩戰爭中溫和派的聲音。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ánche)宣布,西班牙內閣將於5月28日通過承認巴勒斯坦國地位的決議。他批評納坦雅胡在加薩推行「痛苦和破壞」政策,將「兩國方案」置於險境。愛爾蘭總理則稱,這是「對愛爾蘭和巴勒斯坦來說是具有歷史性且重要的一天」。

<cite>2024年5月6日,以色列軍隊在進攻拉法之前命令巴勒斯坦人從東側撤離。(美聯社)</cite>
2024年5月6日,以色列軍隊在進攻拉法之前命令巴勒斯坦人從東側撤離。(美聯社)

然而,以色列目前正在攻打加薩走廊,並在西岸佔領土地、建立屯墾區,這使巴勒斯坦獨立建國與以色列並存的前景變得遙遠。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多次重申,以色列的屯墾活動使巴勒斯坦人在1967年邊界基礎上建立「毗連的、有生存能力且擁有主權的國家」變得困難,從而阻礙實現「兩國方案」的可能性。

納坦雅胡與共同組閣的極右翼勢力堅決反對「兩國方案」。納坦雅胡堅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不是合適的兩國方案談判對象,並且指責它助長了對猶太人的仇恨。他也認為,無論國際社會是否承認巴勒斯坦,也無法改變巴勒斯坦的現狀。

目前除了挪威、愛爾蘭和西班牙,馬爾他、比利時、斯洛維尼亞、葡萄牙在中東衝突問題上也與其他歐洲國家採取不同立場。其中,斯洛維尼亞和馬爾他最近幾周以來也透露,打算宣布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他們強調兩國方案對區域永久和平至關重要。

以色列前外交官利爾(Alon Liel)指出,單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的意義不大,重要的是要有更廣泛的國際行動,再加上ICC對以色列及其領導人的指控,對以色列屯墾者的制裁等,如果這些行動能夠形成合力,那麼以色列才會注意到國際社會的聲音和壓力。

<cite>2024年5月7日,加薩走廊南端的拉法,巴勒斯坦人正在悼念死於以色列空襲的親人。(美聯社)</cite>
2024年5月7日,加薩走廊南端的拉法,巴勒斯坦人正在悼念死於以色列空襲的親人。(美聯社)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