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夕陽變成旭陽─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 總會長-莊住維

家裡經營布莊對您的影響

我是在布堆裡長大的孩子,父親、祖父是在二林的鎮上做布,開布莊做零售,爸爸也在彰化市三民商場做批發商。從我誕生時紡織業DNA就已經在我身上了,從小在紡織業生意環境裡長大,在旁邊學做生意學、做人,對我而言是啟蒙。

當初您投入紡織業的時候,很多認為那是夕陽的產業,您如何看待並堅持您的初心?

上大學是我第一次聽到紡織業是夕陽產業。當時我就讀逢甲大學紡織系,班上五十個學生裡,我是唯二的女生。當時有位同學說:「這是夕陽產業啊」,我馬上就很大聲告訴所有同學:「我不覺得耶,你現在講夕陽,但你睡了一覺明天不就是太陽升上起來嗎?」我一講完同學們就熱烈的拍手,我覺得這就是初心!

很多東西別人看到的是失去,但我看到的是機會。我認為夕陽過了一夜就是旭陽,那就是等待!在旭陽出來之前,一定要做足準備,等到這個機會到來!我也跟大家分享,其實談到紡織業,大家想到的就是食衣住行,這些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那就代表紡織業是有市場的。因為你一定要穿衣服,有需求就有生意。那就看怎麼把這個行業做到有價值,有價值就會有生意,就會有成長。

單車環島的起心動念是什麼?

我的個性很喜歡接受挑戰,只要機會來敲門我都不會錯過。當時是企業的友人邀請我,距離上騎單車大概是高中的時候,我覺得人生就是要留下紀錄,所以我就沒有思考太久就答應跟他們一起去單車環島。

單車的旅程您的收穫是什麼?在這趟旅程之中,家人給你的影響又是什麼?

這趟單車之旅其實是外子鼓勵我去參加的。壽卡這一段是最艱難的,大概是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我幾乎要放棄,那時候我停下來,走了兩三分鐘,因為腳已經麻木了,我要恢復知覺。三分鐘後再上車的時候,看到我先生來了。他其實已經超過我,又特別折返回來,後續我繼續開始騎行,他在旁邊不斷為我鼓勵加油,這一直刻畫在我心裡。

我先生跟我以前是同事,我們一起創業三十年。他某部分算是我人生的導師。他對我這樣的鼓勵,一直記在我心目中。夫妻有時候難免會有爭吵的時候,可是我只要想到這一段,在我很艱困的時候他在旁邊陪伴我,為我加油鼓勵,我就告訴他:「我只要想到這一段,再怎樣的爭吵或是意見不合,我都go through了」。

您特別去學習生命課的程,改變力量,當時您是有遇到什麼瓶頸 還是什麼原因萌生您尋找這樣子一個改變的力量?

當時因為企業界許多人去都有接觸這個課程,我也看到他們有非常大的改變。我是一個很好奇的人,永遠都在觀察很多的變化,我看到他們的確有不一樣的地方,好奇觸發我去接觸這個課程。

那您覺得您學習到的這個改變的力量是什麼?

每當自己碰到困難或是阻礙,很多人都認為是外在環境的關係。但我覺得人生碰到什麼問題,第一個都不要從外求、從外在去看,要回到自己的內心,要看自己還有什麼不足,才會碰到這樣的困難。其實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不盡我們意,如果可以永遠做自己的充電器,當碰到困難、碰到阻礙、停滯的時候,回到自己身上,自己做自己的充電器,這個才是事情解決的根本。改變是從自己做起,去學習如何改變自己。我們要學習如何當自己的主人,讓自己更有能力去應對外界所發生的人事物。

這股改變的力量可以運用到人生的哪些層面?與您影響最大的地方是什麼?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人有三種,一種是可燃性、一種是不燃性,一種是『自燃性』」。我是「自我燃燒型」,很多東西我看到變化,我就會主動積極的去做。於家庭,我想做最好的母親;在事業上,我想做一個好老闆;做公益,我想幫助偏鄉弱勢學童, 我都想要做到最好。在我人生層面, 我感覺我不僅是充電器,已經升級到萬用轉接頭,不管在哪個層面都可以馬上做一個橋樑。

您投身公益,回饋給您的禮物是什麼?您覺得您最受感動的是什麼?

基金會今年已經第八年了,我越做越快樂,越做越感恩。我們都是贊助偏鄉的學童,目前我們基金會已經贊助四十六所國小。剛開始前三年,基金會努力研究如何以藝陣的方式贊助學生,這條路一步步走過來。從第一年第二年踩街,在國小的禮堂表演,到第三年我們成功走進台南科學園區最專業的樹谷音樂廳,讓小孩有很好的舞台可以展演。

三年前,因為那時候疫情,我們不適合做實體展演,改由各學校把學習藝陣的成果做成微電影,以這樣的創意方式呈現。那時候從三十幾所國小選了十名,看到很多小孩在學習,整個能量改變,讓我很感動。其中有一所台南的國小「北勢國小」,他們微電影名稱叫「三流車隊」。為什麼叫三流車隊呢?孩子們說因為他們學單輪車,在訓練的過程是流血、流汗、流眼淚,所以叫三流車隊。孩子們從流血、流汗、流眼淚的學習到成果展演,上台去領獎的時講的都是他們成長跟感謝的話。看到他們感動,我就更感動。其實偏鄉的孩子很多是隔代教養 ,很多媽媽是外籍配偶或者是單親家庭。這些小孩比較沒有好的資源跟教育。沒有受到好的教育難免會有行為的偏差。透過我們這樣的訓練,每一年我們都有辦展演,他們可以上台表演,讓他們有榮譽感,這些小孩產生質的變化。

有一個校長跟我分享,他說:「董事長我真的要謝謝你,因為你們這八年每年都固定給我們經費,有這個經費,我們就可以做長遠的規劃」。他們有的學生是校長看到都會害怕,因為有的小孩比較偏差,甚至可能會「恰龍恰鴻」(台語),言語上或行為上他比較兇狠,甚至會霸凌同學。可是等到他學了藝陣,上台了,在音樂廳表演有五百多個人為他鼓掌,給予他肯定以後,這些小孩心裡就有了榮譽感。榮譽感的種子,使這些小孩開始變化了。雖然偶爾還是會找同學麻煩,可是他們會跟校長說:「校長你要搬客座椅這個我來,這個我可以幫忙」,校長說他太感動了,因為這些小孩行為開始改變,也就是回到我當時成立佳尼特教育基金會的初心本質,這個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也許沒有辦法讓這些小孩都拿成績優秀獎助金,但希望他們透過這樣的一個展演訓練,變的樂於幫助別人,這是我最大的感動。有榮譽感的孩子,這個種子種在心裡,比較不容易走歪路。

莊住維 (來賓)/莊住維提供
莊住維 (來賓)/莊住維提供

你的人生哲學或者是座右銘

人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台上五分鐘、台下十年功。就像這個月世華總會剛好也舉辦了一場CEO論壇,我希望可以做到高規格、高品質、高素質,這個「三高」的一個標準。我認為辦論壇不是只有辦一場演講,而是透過這樣的論壇,讓姐妹們能有更多的學習跟成長。我們要蓋一座世華的知識大廈,所以人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德蕾莎修女講過一句話:「愛,就是在對方的需要看到自己的責任。」 我在去年捐贈電動護理床給全台四十八所安養機構,看到台灣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有這樣這麼大的缺口跟需要,所以我們啟動了電動護理床捐贈的計畫,愛就是在對方的需要看到自己的責任。

我也期許自己可以做一個「三維」的女人,有思維、有作為、做事非常專注的「莊住維」三維女人。

對於經營品牌,您把價格變成價值的祕訣是什麼? 如果提高自己在工作、家庭人生當中的價值,您有什麼樣子的建議?

在工作職場,我來分享一下價格跟價值。我認為在工作職場會有三種人,第一種人叫應付客人的需要,這一種我們叫業務;第二種,不只可以應付,還可以滿足客人的需要,我們這時候認為他為當主管了;可是第三種層次,他可以達到創造客人的需要或創造市場的需要,這個絕對是老闆。

我想都是用創造,不是在已知已做的領域,而是在未知的領域創造他企業的價值,這是我對於價值跟價格的差異的一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