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黃金治療期!7月起未滿7歲兒童 新增6次發展篩檢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孩子在0到6歲時是發展重要階段,一旦出現異常應把握黃金療育期,避免未來產生影響!國民健康署今(25)日表示,自113年7月1日起,全面針對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透過接受標準化篩檢工具訓練的醫師,讓有需要的孩子,能在健康照護與家庭呵護下長大。


兒童發展有異狀 藉由3關卡可仔細評估


據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要掌握兒童發展與及早發現異常,需醫護人員及家長通力合作,完成兒童發展監測、篩檢與評估這3道關卡。國健署說明,兒童發展「監測」部分,家長們可運用「兒童健康手冊」的家長紀錄事項,觀察且紀錄兒童發展情形;「篩檢」部分則由專業醫師提供篩檢,如發現有疑似發展遲緩問題,會透過衛教、追蹤或轉介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或地方政府的評估醫院,進行「評估」與診斷。


為了強化「篩檢」部分,國健署參考美國疾病管制署及國內專家建議,建立本土兒童發展篩檢模式,並研製臨床醫師使用之標準化篩檢工具,在兒童發展關鍵年齡,加碼提供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由接受過標準化篩檢工具訓練的兒科、家醫科專科醫師或幼兒專責醫師,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4大面向進行篩檢。


「全面進行兒童發展篩檢,才能找出真正的關鍵問題!」馬偕紀念醫院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分享,1名3歲的孩子一開始因為情緒問題到醫院就診,經兒童發展篩檢量表檢測後,發現主要問題是動作遲緩,而非情緒障礙,而他的情緒問題來自於動作能力不足。


家長帶孩子接受篩檢服務 3大常見問題1次看


「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適用0到6歲(未滿7歲)兒童,在這年齡區間是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3歲前是關鍵黃金療育期。國健署宣布,為提供完善的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自113年7月1日起,符合未滿7歲的兒童,家長可依篩檢服務補助時程,帶孩子到住家附近的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院所接受服務,提醒家長或照顧者別忘了攜帶「健保卡」與「兒童健康手冊」。


▲為了強化兒童健康照護,國民健康署公告,自113年7月1日起,全面針對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最後,國健署也提出,家長可能常會遇到的3大問題,並呼籲家長「早篩早發現 掌握療育契機」。


問題1:孩子何時做篩檢?


只要孩子具有健保身分,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的6個階段,分別為6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6個月、1歲6個月至2歲、2至3歲、3至5歲、5至未滿7歲兒童,每階段各接受1次政府補助的篩檢服務,亦可配合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執行。


問題2:家長們要準備什麼?


比照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家長須攜帶「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由院所提供篩檢服務。若持用舊版兒童手冊,將於首次接受兒童發展篩檢時,由提供篩檢服務的醫院、診所或衛生所,提供兒童發展篩檢就醫憑證卡(綠色紀錄卡),將此紀錄卡貼附在兒童健康手冊;若持用新版兒童手冊,則會直接裝訂於手冊內。


問題3:在哪裡可以獲得服務?


透過衛生福利部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之「兒童就醫地圖」查詢「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院所」。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眼周4狀況顯老態!3C加速眼周老化 增生療法及早保養
▸眩暈耳鳴同時出現?醫揪常見病因 末梢血循不良恐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