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過世的親人變成聊天機器人 「哀悼科技」市場潛力巨大

與過世親友再次對話,是許多人的心願。美國一名男子數年前在父親過世後,利用父親生前留下的影像,開發出了能夠模仿父親聲音和語氣的聊天機器人;另一名英國女性則在祖母過世後,開發出了能自動聯繫行政單位、處理身後事宜的文字機器人。這類產業被稱為「哀悼科技」或「死亡科技」,估計全球市場估上看1000億英鎊(約4兆元台幣)。

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報導,美國加州奧克蘭居民弗拉豪斯(James Vlahos)的父親,2016年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已是晚期,「我很愛我的父親,但那時我正在失去他」,於是決定把握與父親最後的相處時光,「我和他一起做了一個口述回憶錄,花了很多時間記錄他這輩子的點點滴滴」。

那時,弗拉豪斯正好開始進入人工智慧相關的職涯,他的想法很快就有了發展,「我當時想,天啊,如果我能用這些資料來做一些互動式的東西,會怎麼樣呢?這個方法能夠更全面地把他的記憶和個性保存下來,那真是太美好了」。

弗拉豪斯在父親2017年溘然長逝後,把這段時間錄製的畫面轉變成AI生成的聊天語音機器人,能夠用他父親的聲音回答與他父親相關的問題。2019年,弗拉豪斯推出「來世AI」(HereafterAI ),讓其他使用者也能創建出自己摯愛之人的機器人。

弗拉豪斯說,雖然聊天機器人沒有消除他喪父的痛苦,但確實帶來了一些彌補,「他沒有逐漸在記憶裡淡去,當我想念他時,可以透過這樣美好的互動形式懷念他」。

「來世AI」能夠模仿聲音,但畫面只能呈現使用者上傳的親人照片。不過隨著科技越來越成熟,現在已有公司推出更逼真的產品,例如南韓的DeepBrain AI。

DeepBrain AI公司可以創建出仿照真人臉部、聲音和行為舉止的機器人替身,只要先拍錄真人數小時的行動和聲音,就能複製出一個人像。DeepBrain AI財務長鄭邁克(Michael Jung,音譯)說,他們的複製人與真人相似度高達96.5%,「所以大部分情況下,使用者和故人人像聊天時不會覺得違和」。

南韓人工智慧公司DeepBrain AI的攝影棚。翻攝deepbrain.io
南韓人工智慧公司DeepBrain AI的攝影棚。翻攝deepbrain.io

DeepBrain AI認為,這類技術可以成為「善終」文化發展的一部分,鼓勵民眾提前為死亡做好準備,也將自己的故事和記憶作為遺產留下。然而這過程並不便宜,DeepBrain AI進行生前拍攝、創建死後化身的費用大約是5萬美元(約160萬元台幣)。

雖然價格不菲,但投資者看好。DeepBrain在上一輪融資共獲得了4400萬美元(約14億元台幣)。

處理後事更心累,交給機器人吧

一些科技公司並不主打與過世親人的再接觸,而是要減輕遺眷處理故人後事的負擔,例如關閉銀行帳戶、停止某些書報或平台的自動訂閱等;仍在哀悼剛失去親人時,聯繫處理這些事可能是個負擔。

41歲婦女伍德(Eleanor Wood)說,去年3月她丈夫因病過世,她打了四五十通電話來終止丈夫生前用到的一些服務,「有些公司很好、很乾脆,但有些則非常無能、或者無情。我就已經在情緒低潮了,他們給我帶來更多壓力和情緒負擔」。

英國科技平台Settld就是專門處理這類事務的機器人,該平台與950個機構合作,包含銀行、社群媒體、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公司。使用者只要上傳關閉帳戶或終止服務所需要的文件、以及窗口聯絡方式, Settld就會自動撰寫、寄發電郵,使用者可以查看對方是否有回信說明、或者事情是否已經處理好。

Settld創辦人威爾森(Vicky Wilson)在祖母過世後,於2020年與人合作創立了這個平台;威爾森說,當有一個人過世的時候,遺眷平均要花費約300小時來處理146件後事,通常要等到人都走了9個月後才會塵埃落定,「我們認為其中7成的工作可以、也應該自動化」。

據科技新聞網站TechRound,這類與已故親友相關的產業,稱為「哀悼科技產業」,或稱「死亡科技」,目前全球市場估值超過1000億英鎊。

TechRound總編索佛(David Soffer)說,新冠肺炎大流行推動了哀悼科技產業的成長,「新冠肺炎讓人看見了生死的重要性」,打破了人們避諱談論死亡的禁忌,也提高了人們對於借助科技之力來哀悼的接受度,「科技發展能夠解決技術問題時,那當然很好;但當科技有助於處理像是『排解悲傷』這類非技術問題時,那才是科技真正的意義」。

心理學家:人的情感支持無可取代

利用AI讓已故者半起死回生的方式,在科幻小說中早已出現過。心理學家安卓布斯(Laverne Antrobus)警告,在悲傷情緒高漲時使用這類科技,應該更加小心。

安卓布斯說,失落感是會騙人的,「你以為你快要好起來了,但只要一點點事情,就又能把你拖回那些情緒裡。或許有機會透過科技再聽見他們的聲音、或者能再和他們說話的想法,可能會讓人感到很混亂」,建議剛失去摯愛親友的人不要急著使用替身聊天機器人,最好是等心情平復、意志堅定時再慢慢嘗試。

安卓布斯認為,若要克服悲傷,「人類的支持」是無可取代的,例如那種有人陪伴、被關心、被重視的感覺,她很難想像科技可以做到這些。

更多太報報導
iPad Pro廣告「摧毀人類過去一切創意」 蘋果道歉了
巴菲特警告:AI對詐騙犯的好處可能比對社會還大
當AI成為F-16飛行員 美空軍擬組上千AI無人戰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