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大哥」做成藥丸吞下去 監控自己的服藥狀況 你願意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13日首開先例,核准一種「數位藥丸」上市。這種藥物內含感測器,本身不能治病,主要功效是協助醫師監控病人服用藥物的狀況──是否服用、何時服用。有人形容,這就像把「老大哥」做成藥丸,雖然有其醫療效益,但也可能會引發侵犯隱私權與病人意願的爭議。

病人未遵醫囑服藥、導致病情加重並需額外治療,一直是醫學界的大問題。據美國專家估計,這類問題每年讓醫療體系增加約2000億美元的成本。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薩帕特瓦里(Ameet Sarpatwari)認為數位藥丸在這方面大有可為,對願意服藥但經常忘記的高齡病人尤其大有幫助。

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新藥名為「Abilify MyCite」,是將日本大塚製藥(Otsuka)治療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躁鬱症與憂鬱症的藥物「安立復」(Abilify)「數位化」,加入美國「普羅透斯數位健康」(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研發的感測器,後者的成分是可食用的銅、鎂與矽,大小只相當於沙粒。

病人服用「Abilify MyCite」之後,內含的感測器接觸胃酸時會產生電子訊息,由病人貼在左胸的特製藍牙(Bluetooth)貼布接收,後者再將加上日期、時間、劑量、病人心搏、活動狀態的訊息傳送至病人手機的app。病人可記錄自己的情緒、休息時間等訊息,然後將整組訊息上傳到網路資料庫,讓取得病人授權的醫師與最多4名親友查詢。

「Abilify MyCite」預定明年上市。病人在服用「Abilify MyCite」之前要先簽署同意書,之後如果反悔,可以利用手機app阻斷訊息。精神疾病患者比較容易諱疾忌醫,而且往往對隱私問題相當敏感,目前還很難預測他們對這種「老大哥」(Big Brother)藥物的接受程度。

目前除了思覺失調症治療之外,醫學界也在針對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愛滋病、糖尿病研發數位藥丸。手術後服用止痛藥的病患、參加新藥臨床試驗的受試者,也都是數位藥丸的潛在客戶。

數位藥丸的研發日益興盛。未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對數位藥丸使用者提供優惠,因為他們可以降低醫療成本;精神病治療機構也可能會以服用數位藥丸,作為允許病患出院的先決條件。不過這兩種作法顯然都會引發醫學倫理爭議。


相關報導
揮別全身水皰潰爛的痛苦人生 再生醫學讓泡泡龍男孩「穿上」新皮膚
核動力航母靠邊站!全世界最環保的運輸系統:「氫動力火車」2021年德國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