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的胃 蔬食校園長安國小做到了

改變飲食習慣,從一星期選一天吃蔬食開始,國內民間團體「週一無肉日平台」,2009年成立後,呼籲各政府機關、學校、企業,每周一提供素食餐點。以校園來看,雖然不一定是星期一,但有六成學校直到現在仍定期辦理蔬食日。成功的例子,來看新北汐止的長安國小,他們的蔬食日一開始也不被接受,多達一半飯菜都被倒掉,但現在廚餘量只剩不到六公斤。

長安國小學生 黃睿濬:「(裝第幾次了?) 第二,第二還第三。(第二還第三次,這麼好吃是不是?) 對啊。」

到底是什麼菜色讓孩子讚不絕口?仔細一看這些見底餐桶,紅蘿蔔炒蛋、炒蔬菜、海帶根,沒有肉的蔬食,成為他們心中美味料理,但曾經也被嫌棄到不行。

長安國小學生 莊沛融:「(以前蔬食日)有點想絕食,老師說不能浪費食物,就只能吃完,現在好吃到不想倒掉。」

長安國小學生 江心語:「紅蘿蔔,我以前覺得它的味道很奇怪,現在就覺得,其實紅蘿蔔有點甜甜的,也滿好吃的。」

教育部11年前在民間團體的呼籲之下,將蔬食日帶入校園,提議每個星期一不要吃肉。

週一無肉日平台總召 張祐銓:「從Google的關鍵字去搜尋,發現很多人他會使用周一來改變習慣,我們覺得說,周一代表了一個星期的開始,中文就用了周一無肉日,它就有三個意思,一周一次的意思、星期一的意思、從星期一開始的意思。」

撇除儀式感,其實選哪一天都可以,重要的還是民眾能否接受,以校園來看,剛推動時,辦理蔬食日的比例高達八、九成,但十年後降到73%,今年教育部提供的資料,更只剩60%。

週一無肉日平台總召 張祐銓:「學生他就是要吃肉,這是最大的原因;那第二個,他覺得口味不好吃、難吃,因為學校的廚工不知道怎麼把素食煮得好吃;那第三個原因,他們認為說,沒有肉就是營養不良。」

這些原因成為推動阻力,長安國小也曾經每到蔬食日就有一半飯菜丟進廚餘桶,不過學校開始反思,從煮法著手改變。

長安國小廚工 林美惠:「紅蘿蔔炒蛋,小朋友很喜歡,(紅蘿蔔)先炒過就不會了,就沒有味道了。」

長安國小廚工 周素蓮:「比如說玉米粒,還是那紅蘿蔔切細一點,混在一起,他們就沒辦法挑了,是不是,他就會喜歡吃了。」

長安國小學生 朱宸宥:「現在比較喜歡(蔬食日),因為有咖哩,還有竹筍湯,廚房阿姨煮得很好吃。」

長安國小校長 包志強:「與其讓孩子用限制性的方式說,你要吃這個,你不吃那個,那倒不如讓孩子去體驗說,怎麼樣對自己身體比較好,所以我們就會融入到我們的課程裡面,讓孩子去知道六大營養素,那我們還跟我們學校的家長,還有我們的課後班、安親班一起來合作,希望孩子在蔬菜的選擇上,可以吃得更多,而且更營養。」

堅持就能看見改變,長安國小四年前,體位適中的孩子只有一半,現在成長到八成,大幅減少過輕、過重的狀況,也讓孩子了解蔬食的確對身體友好。不過這只是國內成功的例子,要讓蔬食好處更普遍,還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菲律賓深夜7.6震 台氣象署發海嘯警報
醫師力大挑戰 慈大"3D解剖台"好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