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外媒提「和平四大支柱」 賴清德:提升嚇阻力使北京動武成本增加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

[Newtalk新聞]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5)天以「我對和平與民主堅定不移的承諾(My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Peace and Democracy)」為題撰文投書《華爾街日報》闡述政見「和平繁榮四大支柱(Four pillars for peaceand prosperity)」,包括建立台灣的威懾力、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

賴清德透過該篇文章回顧,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台海受到飛彈及實彈操演的威脅,商船進出因為中國的軍事野心而受到影響,他下定決心要參與台灣的民主,要保護這個新興的民主國家,當時台灣經歷首次總統直選,北京卻想迫使台灣人民將選票投給專制政權所期望的候選人,所幸,那些北京所期待的候選人並未勝出,台灣的民主從此蓬勃發展。

賴清德表示,歷史總會重演,他發現自己的角色與當年維護台海安全的政治前輩一樣,此時此刻「我對於捍衛台灣的和平穩定、民主成就以及兩岸現狀的決心與承諾堅定無比」,當今北京的軍事實力比過往強大,這幾年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企圖升高台海軍事衝突,沒有人樂見一個具威脅性的中國,但這是「我們面臨的現實」。

賴清德提到,過去幾年全球力挺台海的和平穩定,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警醒了國際社會民主的脆弱性,若是沒有被適當地關注與照料,它可能枯萎凋零,甚至終結死亡。對民主的關照必須要從自家開始,他說:「作為醫生,我從不會在沒有治療計畫的情況下醫治病人;而作為總統,我會執行和平繁榮的四大支柱,要洞悉當前台灣所面臨的挑戰,更要確保延續區域的穩定」。

賴清德在文中闡述「和平繁榮四大支柱」政見,首先必須提升台灣的嚇阻力,使北京動用武力的成本增加,進而降低兩岸衝突的可能性,他會加速國防轉型,加強具成本效益、機動性及存活力的非對稱戰力,也將在部隊訓練、民防、情資交換等方面,尋求與盟友間更進一步的交流。

賴清德指出,第二是經濟安全,對中國貿易的依賴,使對岸有更多機會濫用經濟恫嚇的手段,未來他將致力於鞏固台灣的供應鏈安全,並透過貿易協定促成貿易多元化,同時支持國內創新產業,鬆綁不必要的法規,並保障台灣人民可以更公平地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第三個支柱的核心,是與世界民主國家建立更強健的夥伴關係。

賴清德續指,今年4月台灣派遣全亞洲第一支醫療團隊到烏克蘭,也見證來自各國的國會議員、非政府組織、智庫、與政府代表紛紛到訪台灣,這些互訪與交流強調了台海議題本質上具全球重要性,將台灣與國際社會緊密相連,這樣的連結對台灣安全至關重要。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要持續與民主夥伴們攜手合作對抗傷害民主的假消息與灰色地帶戰術,保護得來不易的自由。

賴清德進一步說明,推動上述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有穩定且具有原則的兩岸領導力。近年來,北京因為堅持習近平指稱是為邁向統一及符合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下而斷絕兩岸交流,中共解放軍對台灣、日本等國家虎視眈眈,全球軍事緊張程度持續升高。

賴清德表明,維持務實及一致性的兩岸政策「是我的首要任務」;他將會努力不懈地捍衛兩岸的現狀,因為維持兩岸現狀是符合中華民國與國際社會的最佳利益,也將會以穩健的策略,帶領國家走過這顛簸詭譎的大浪,亦不排除在對等、尊嚴且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

賴清德重申,現在所享受的民主與自由得來不易,絕對不能視為理所當然,他最後寫下:「面對著這些挑戰,我對台灣的承諾,和27年前一樣明確堅定,我永遠都會選擇承擔責任、完成使命、關照他人,我永遠會選擇站在捍衛台灣民主成就的一方,我深信維持兩岸現狀是符合各方的最佳利益,我會竭盡所能致力於台灣人民與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侯友宜提憲法「九二共識」 國台辦:核心意涵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侯友宜兵役政策「看風向不對火速改口」 柯文哲:朝令夕改淪爲笑柄

看更多相關新聞
役期主張驚動美方 侯友宜:前提須台海回到和平
綠營:選舉改變侯友宜
柯文哲:少子化徵兵有困難 應以募兵為主
侯友宜稱兩岸和平後縮兵役期 專家:實力才是和平依靠
喊役期縮短惹錯人?他驚爆侯競辦內幕:外部壓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