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外界不信服台大專業判斷

許靖/媒體人

在爭議人物蘇宏達沒有迴避情況下,台大依照他主持的審定會建議,正式撤銷林智堅碩士學位,引發外界質疑審定過程似有對當事人不公平現象。雖然台大聲明,請社會大眾信任台大處理學術事務的能力,也尊重台大的專業判斷,但林智堅律師團則指出,目前台大審定會對於迴避案件,在由蘇宏達院長選任的委員在蘇宏達院長參與表達意見的情況下,自行駁回迴避的要求,本身就有程序的瑕疵,因欠缺內部或外部的監督機制足以擔保委員會組成及程序公正、客觀處理,顯有高度致生結果錯誤之風險。

關鍵人物蘇宏達身為台大社科院院長,享有學術地位殊榮,也是這次審定委員會召集人,本於尊重台大專業判斷,由社科院長擔任召集人本無疑義,但蘇宏達過去確有諸多黑歷史,例如假冒外交官投書打擊政府外交努力、因萊豬議題支持國民黨,對政治傾向有如此旗幟鮮明的學者,擔任未審即已有高度政治爭議色彩的論文審查召集人,著實令人質疑在他的召集下,是否出現對當事人公平、公正的審議結論,且政治色彩濃厚介入審查也如何取信於眾人

換句話說,若有強烈政治傾向學者擔任其政治對手論文審議的關鍵人物,他該如何以公平眼光判斷,是否公正判案都得打上問號,台大要外界尊重其專業判斷,但卻以有濃厚政治色彩之學者擔任召集人,雖然是依照台大標準作業程序擔任,若是其它有識者在這種情境中或也會選擇自我迴避,但蘇宏達卻沒有迴避,這類恐有政治力介入的審查,顯然讓程序正義已怕猶如風中殘燭。

甚者,中山大學審查李眉蓁論文抄襲案耗時一年半載才有定論,但是這次台大審查林智堅論文僅一個月就有結論,這種速戰速決的行政效率,並無讓人讚賞其處理事情效率之快,台大的速度反而更加深外界質疑的,審定委員會組成因其蘇宏達政治色彩鮮明、且不知其組成人員與審定書的內容下,過程是否只是過過水聊表形式,而對林智堅有利的證據略而不談,已有未審先判情形﹖其實也不無疑問。抄襲本該負責,但這次審定因召集人政治色彩過濃、審定時間之迅速似無嚴肅考量當事人證詞,也讓外界不甚信服台大所謂的專業判斷。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台灣未落實兩公約所保障宗教信仰的有效救濟

【投書】有權力限制人民出境者 是法院不是國稅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