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站缺中文翻譯 日薪擬調至350元

紐約市選舉局華韓顧問小組(Chinese and Korean Advisory Groups)13日舉行例會,總結剛剛過去的2017年初選與普選工作,指出投票站的中文翻譯數量仍無法滿足全市迅速增長的華裔選民需求。選舉局為吸引更多人投入選舉日服務,還有意把目前200元的日薪提高到最多350元。

市選舉局13日舉行華韓顧問小組會議,總顧問(General Counsel)李士滿(Steven Richman)與選舉局語言協助項目協調員奈佩(Rachel Knipel),總結2017年初選與普選的語言協助項目工作情況。兩人指出,在2017年的選舉中,選舉局在曼哈頓、布碌崙和皇后區三區投票站提供中文與韓文翻譯。其中皇后區需求最多,共有194個投票站提供中文翻譯,96個投票站提供韓文翻譯;布碌崙緊隨其後,189個投票站需要中文翻譯,曼哈頓則有150個投票站有中文翻譯人員。

李士滿解釋,選舉局決定向哪個投票站指派中文或韓文翻譯,主要依據為201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但也會根據每次選舉後各投票站反饋的需求情況,來作為下次選舉的翻譯派遣參考。李士滿表示,今年的選舉反饋情況來看,中文翻譯供不應求。

奈佩指出,依選舉局規定,擔任投票站翻譯需年滿18歲;但鑑於翻譯緊缺的現狀,今年選舉局也錄取年滿17歲、具備特定語言能力者作為投票站的「助理」(Assistant),但和選舉日其他工作人員一樣可獲薪。奈佩表示,因年齡下調,鼓勵更多高中生加入選舉日工作人員行列,既是公共服務,還可賺到一筆收入。

李士滿則指出,目前翻譯緊缺,因此已向選舉局建議,把目前選舉日工作人員的日薪從200元提高到300元,甚至有可能350元,以吸引更多人註冊加入;選舉局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高中生、大學生等年輕一代加入其中,因為年輕一代培訓更快,也更容易掌握目前選舉局推出的智慧手機應用(APP)等選舉日投票輔助技術。

而會上李士滿也提醒,雖然有中文及韓文選票,但民眾若想「手寫」(write-in)投票候選人,仍需寫上此候選人的英文名。他指出,因在紐約市迄今各次選舉中,以「手寫」方式投票的人數比率非常少,因此現行政策未對「手寫」投票的語言有明確規定,但選舉局負責錄入「手寫」投票的工作人員並不懂中文或韓文,因此若要讓自己的手寫候選人被算入,目前只能寫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