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趨勢-彌合退休金缺口 實現財務獨立

對許多亞洲退休人士來說,住宅是重要的財務後盾。圖/本報資料照片
對許多亞洲退休人士來說,住宅是重要的財務後盾。圖/本報資料照片

如何才能安心退休?隨著人均預期壽命愈來愈長,如何安享退休生活顯得愈發重要,這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儲蓄、投資和規劃未來。

就亞洲而言,在社會與經濟取得長足發展、中產階級壯大以及醫療保健體系改善的同時,長壽人口也大幅攀升。2022年,亞洲高齡族群(60歲及以上)占總人口的13.5%。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到2050年該比例將成長近1倍。

要確保過上安心的退休生活,還需認真審視自身的財務狀況,評估退休後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往常的生活方式。

人們愈來愈渴望長壽且優雅地老去,而與此同時,對生活成本上升、退休儲備金耗盡的擔憂也揮之不去。那麼,應如何為長壽人生做好準備呢?

■只靠退休金,不足以支應日常生活所需

退休金制度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瑞銀國際退休金缺口指數分析了全球25種強制退休金制度,以評估資金缺口,即在退休後維持往常生活水準所需的額外私人儲蓄。

而研究結果意味著,生活成本上升(相對於薪資中位數)、預期壽命延長以及退休年齡偏低等因素,往往會導致退休金缺口加大。

儘管強制退休金制度有助於滿足基本需求,但這並不是「萬靈丹」,而僅是退休規畫的一部分。除了少數幾個城市(主要是退休年齡較高的歐洲城市)之外,未來的退休金福利並不足以維持人們往常的生活方式,還需要不同程度的額外儲蓄來填補財務缺口。

在亞洲,新加坡所需的儲蓄率相對較低,僅為21%,這主要是由於該國實行高額強制性公積金制度,提撥比例相當於中位數工資的37%。這使得個人在工作期間積極儲蓄和投資的壓力相對較小。相比之下,東京、上海和香港等地的人們需要更高的儲蓄率,才能彌補退休金缺口。而預期壽命較長(香港和東京為89歲)以及退休年齡偏低(比如上海),加劇了退休資金不足的問題。

■房地產投資有其侷限性

對許多亞洲退休人士來說,住宅是重要的財務後盾,通常占家庭儲蓄和投資的很大一部分。在房價漲幅持續超過消費者物價通膨的情況下,這種策略無疑非常奏效。

不過,由於流動性較低且具週期性,房地產的變現能力也有所侷限。

《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即提到這一挑戰:香港實際房價在過去四季的跌幅達兩位數,回到2012年的水準。儘管該市場降至「小幅高估」的水準且泡沫風險顯著緩解,但房價能否持續回暖,還取決於未來幾年房地產去庫存的進展。

新加坡方面,過去一年來私宅市場實際租金下跌了7%,而房價小幅上漲3%。該市場不太可能出現房地產泡沫,但政府的調控措施也限制了房價快速上漲的可能性。此外,租金收益率仍為低個位數。而持有成本顯著增加—非自住物業的房產稅最高稅率已從十年前的20%上調至目前的36%。

綜上所述,為填補退休金缺口,投資者還需考慮其他金融工具來提高收益。

■多元化平衡型投資有助安享晚年

哪些投資工具值得考慮?我們認為,多元化投資是一項久經考驗的良策,可確保在各核心資產類別間進行平衡布局,比如多元化固定收益、已開發和新興市場股票,以及私募市場和基礎設施等另類投資。

由此建構的最優資產配置能夠在投資者的風險承受範圍內實現較高回報。

不過,僅能追上通膨的回報率並不能確保高枕無憂的退休生活。考慮到生活開支(或定期的財務支出),投資組合的回報必須遠高於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

我們的研究意味著,投資組合的年化回報率應超過個人支出成長至少兩個百分點,才能確保在退休後的5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安享晚年。

總體而言,如今預期壽命延長意味著周全的財務規畫至關重要,以防在晚年生活中出現退休金不足的風險。而常見的個人收入來源(比如房地產等)或許並不總能帶來穩定的收益。

年輕一代應盡早開始部署投資,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複利效應。對於稍年長的人士而言,也應盡早採取行動,為終身所需制定妥善的財務規畫,以減輕退休後生活水準下降的風險。

多元化平衡型投資組合有助於您的財富保值增值,為晚年的生活支出提供資金來源。我們認為,現在就應著眼未來、做好財務規劃,為富足的退休生活鋪平道路。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豪宅、第三戶房貸 調高利率地板價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