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ETF=穩賺不賠?沒搞懂 4 盲點,當心賠得比賺的還多…專家 2 原則帶你挑對標的、提高報酬率!
ETF的交易便利性及分散風險特性,讓它成為投資人資產配置必備的理財商品,許多人看好ETF的優點大力投資,卻忽略了其可能產生的風險,若不懂得謹慎投資,甚至有可能賠錢。
在貨幣依舊寬鬆的市場,股市無懼疫情持續上漲,投資人不進場會覺得錯過行情相當可惜,想進場投資個股,卻又擔心抓不準輪動節奏與退場時機;若買入共同基金,還要評估經理人操作風格與負擔管理費用,這時選擇投資ETF,看起來是一個正好能取得平衡點的最佳做法。
不過並非所有的ETF都是閉上眼睛定期定額買進,長期就一定保證獲利。在選擇買進之前,你確定充分了解ETF的特點了嗎?
揭開投資ETF的4個盲點
清楚商品特性再買進
ETF的確有許多相當好的優點,包括更低的手續費與管理費、讓投資人以更簡單的方式參與資本市場的成長等,不過現在市場推出的ETF商品種類繁多,在各種包裝與宣傳下,多數人可能未能完整了解ETF的全貌,不知道手中商品的風險與利潤,也就無法更有效率地安排自己的投資組合。以下列舉4個投資ETF時容易忽略的盲點,操作時宜謹慎小心。
盲點1:ETF成分股中,不是每家都是優質企業。ETF是根據發行商設定的規則去選擇市場達到標準的企業買進持有,未達標準的企業就賣出清倉。此規則可能是根據產業來設定,也可能是依據企業規模或殖利率高低來評斷,所以持有的一籃子股票裡,從財務報表來看並不一定每家都是好企業,絕大多數的ETF皆如此。
近期台股非常熱門的航運股,也因為市場追逐讓市值不斷增加,以致於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高股息(0056)這兩檔台灣人喜歡長期持有、做為指數ETF與主題ETF代表的商品,持有的標的都包含長榮(2603)、萬海(2615)這兩檔波動很大的股票。
盲點2:ETF不等於被動投資,買進ETF只是降低主動選擇的比例。ETF被標榜為被動投資,但實際上還是要根據投資市場或產業等各種不同主題去主觀地做出選擇,並根據個人的財務狀況來主動配置資金比例。如果你希望盡可能實現所謂的「被動式投資」,選擇全球股市或全球債市指數ETF,也許是唯一把主動選擇比例降到最低的方式。
盲點3:投資指數ETF不表示一定會賺錢。選擇投資指數ETF表示放棄承受超過市場波動的風險,以及追求超額的利潤,僅能獲取最接近市場的平均報酬,雖然指數長期來看一定會向上,但千萬別忘記,投資人受限於生命週期或投資週期,因此仍有可能出現投資期間內指數長期盤整或下跌的情況,導致雖然獲取了與市場相同的報酬,但績效是負數。
盲點4:選擇投資產業主題ETF與特定市場ETF時,會有擇時進出的問題。例如5G主題的ETF,在這個題材完全發酵,甚至市場開始進入6G或者再下一個世代時,你勢必要退場或者轉換;又例如選擇緬甸、泰國、越南等特定市場,在整體市場高成長的階段結束時,繼續長期持有的效益就隨之降低。
此外,選擇單一主題ETF,產業可能過於集中,且ETF所購買的企業屬於何種產業,有時需要主觀的判斷,若加上產業規模受限,可能造成單一個股持股比例過高的風險,而產業與市場的選擇都取決於個人主動學習與判斷的功力。
用2原則挑選ETF
管理費、配息率非重點
那麼ETF究竟應該怎麼投資?在標的選擇上,我建議選擇市場,不選主題類別的ETF。直接投資全球市場指數ETF是最簡單的做法,或者選擇最強的市場加上你熟悉的區域,以及最有信心的國家。
主題型ETF當然也可以投資,但要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且不應該成為核心配置。
其次,應選擇原型ETF,不買槓桿或反向ETF。在投資大眾逐漸接受ETF之後,券商陸續推出槓桿與反向型ETF,例如元大台灣50反1(00632R)、期元大S&P黃金正2(00708L)等。長期持有這類商品,會因為時間產生成本損耗,特別是在整理區間,這類標的多數是拿來在短期間避險或者操作獲利,加上槓桿的風險較大,因此不建議一般投資人長期持有。
在確立上述兩個原則之後,其餘選擇條件可以從標的的成立時間長短來判斷該檔ETF與所追蹤指數間的誤差狀況;再來要考慮流通性是不是良好,才不會在市場恐慌的時候無法出脫持股,或是賣在比較低的價格。
而發行規模是不是夠大、發行公司是否穩健、有沒有可能在極端狀況下公司倒閉,或因為其他因素導致基金需要被清算,也都是應該考慮的,雖然這些因素不會讓你的投資血本無歸,但也會增加不少辦理手續的困擾。
而大家總是放在第一位比較的管理費用和配息率,重要性反倒不如前面幾點,建議直接把過往的總投資報酬率拿來比較,再加入評估即可。
投資越早開始越好
資金至少存放市場15年
至於資金的投入時機、比例控管還有退場問題,如果你是選擇指數型ETF,只要依據自身財務狀況來安排即可;每個月有穩定收入者就定期定額,收入不固定,會突然有一筆營收的投資人就單筆買進,但是要持續;想要定期不定額也可以。這些看起來不同的做法,如果把時間拉長,對績效的差異其實並不大。
投資指數型ETF,我會建議越年輕開始越好,且一旦開始,就要做好這筆資金要存放在市場超過15年的心理準備,這是根據過去每7年通常會有一個多空景氣循環所得出的結論,但畢竟景氣循環的週期並不會永遠固定,指數的高低點也是我們無法預期的,所以如果能把投資時間拉長會比較好。
投入的資金比例,可以在扣除生活開銷、房貸保險等基本支出後,隨年齡不同拿出5~8成的資金投入,年輕人投入比例可高一些,有家庭的青壯年族群可少一些。至於什麼時候應該出場?我的答案只有一個:需要用多少錢的時候就賣多少持股。既然進場時無法知道高低點,退場也一樣。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FhqJ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1年9月號《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