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復健科 塗雅雯致力「把不能變成能」

內湖國泰診所院長塗雅雯,同時也擔任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執業近25個年頭,在復健科行醫路上,都會明確告知病人病況,並陪著病人設定合理明確的目標,努力正向朝著目標邁進,期待身體、疾病能有所好轉,「把不能,變成能」。

塗雅雯是罕見的女性醫院院長,個性積極的她分享,原本想選外科、急診科,但當時的男友,也是現在的老公告訴她,「選科要放眼未來」,而復健科的病人包括遲緩的早產兒、意外造成的腦或脊椎神經損傷、中風失能,手術後等都需要復健介入,可說從0~99歲都是復健科的病人,復健醫學在未來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更是無法缺席。

塗雅雯回想,最初面對的第一個病人就是一場「震撼教育」,當時她還是住院醫師,一名17歲的高空跳水國手,從高空跳下時沒注意到底下有人,當場頸椎歪裂造成四肢癱瘓,從很帥的運動健將,成為連動動手指都有困難的癱瘓者,替病人悲慘的命運難過到不能自己,當時的恩師,現在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告訴她,「你沒有幫病人決定要不要悲傷的權利,你只有幫他變得更好的義務」,這一席話,讓她走到了現在。

擅長神經復健和運動傷害復健,塗雅雯表示,她的患者多是中風、車禍腦外傷、脊髓損傷或是因運動傷害等,一夕之間從「好變成不好」,特別需要心靈支持,尤其越嚴重的個案,越想放棄,她會為病人設定可以達到的最好目標,陷入低潮時除了精神鼓勵藥物控制外,也會照會精神科,每當病人出院告訴她,「這是我進步最多的一段時間」,都讓她覺得很有意義。

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應給病人最有效率治療的方式,因此她將智慧醫療導入,例如用來治療難治性憂鬱症與強迫症的「經顱電刺激(rTMS)」,目前已運用在改善輕度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現在也嘗試用於中風復健包括上、下肢運動、吞嚥、語言及認知障礙等後遺症等。

另外還有復健機器人,幫忙讓癱瘓者訓練行走練習,過去要站起來平均半年到1年,有機器人輔助下,發病後2個月內就可訓練行走,避免肢體萎縮,盡早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