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保台鳳梨酥 堵死後路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佳德鳳梨酥宣稱由於涉及商業機密,不願意被要求補件配方比例及成本給中國大陸,直接放棄補件,等於放棄了整個中國大陸市場,回頭深耕台灣。這只是個單純的食安規定問題,竟然被民進黨政府炒作成「抗中保台」,炒作到以後佳德若想要再進軍大陸,後路都被民進黨斷光了。

大陸自從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對食安的要求異常嚴格。直到2008年底,全國累計篩查2240萬人,累計報告患兒29.6萬人,耗費20億人民幣才獲平息。這麼大的教訓讓中國大陸不但對三鹿負責人判了死刑,食安政策也立即嚴格落實。其實食安就是如此,法規都寫得很清楚,只是執法嚴與不嚴的問題。食安法規的落實又往往要依靠一次食安事件的檢討,才得以在執行面上更加精進並讓業者接受。

輸入中國大陸的食、藥品必須巨細靡遺的登錄所有的成分,甚至製作過程中的添加物,製作過程都可能是要求登錄的項目。國光的流感疫苗要進軍大陸時,被要求公布到幾乎拿到這份配方就可造出和國光一模一樣的疫苗,國光依然照做了。後來有被仿製嗎?沒有啊!國光依然在大陸賣得動,而且還有長進。這些都是大陸政府對食、藥安把關的作為,不是一個連地方政府想標示核食或萊豬產地,都會被中央直接宣布無效的無良民進黨政府能夠隨意置喙的。

至於佳德所提到的涉及商業機密的問題,又是太抬舉自己了。中國大陸對於新藥核准,確實存在必須要等到國產藥物出來才會同步核准的潛規則。這是著眼於中國大陸市場龐大,一家廠商絕對吃不下整個中國大陸,貿然核准進口反倒會引藥物缺乏,價格飆漲的不良後遺症。

這樣的政策下,當然會出現國產廠商盜取商業機密的現象,但也要看看你這商業機密有沒有盜取的價值。連國光流感疫苗這種評比很高產品,大陸都不輕易去仿製。至於鳳梨酥,那就不必臭美了,想盜你的機密,買你一粒鳳梨酥化驗一下就出來了。

所以佳德鳳梨酥不想賣到中國大陸,不在於它的商業機密,而在於其隱藏的「抗中保台」機密。中國大陸的一項行之有年的食安政策,就能夠以一小塊鳳梨酥炒作上「抗中保台」的政治平台。這項政治投資對民進黨是一本萬利,對佳德可就「前途未卜」。台灣的鳳梨酥大家吃得比較多元,大陸遊客在旅遊渠道中買到的鳳梨酥比較單純,才造就了佳德的大陸同胞市場。走上「抗中保台」的死胡同後,市場會像「班班吃石斑」一樣,曇花一現。

連食安這種健康議題都能被拿來炒上政治,就如疫苗生產及採購都能扯上政治一樣無良。台灣人不願意犧牲健康權來維護民進黨的抗中保台,大陸同胞也一樣不願意犧牲健康權,只為愚蠢的讓利給台灣不願意公布成分的廠商,是同樣合情合理的。犯不著連健康都上升到政治高度。(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