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科技圍堵 習近平點名:6領域須「增強緊迫感」創新

美中科技戰升溫,美財政部日前提出限制美方投資中國關鍵科技產業的新方案,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AI)等關鍵科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坦言,必須「增強緊迫感」,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並點名半導體、工業母機、先進材料等六大領域,要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

美財政部日前公布「法規制定建議通知」,對從事半導體、微電子、量子電腦和AI系統研發及生產的中企,美財政部有權要求美投資人撤資,也可能移交司法部刑事起訴。美國政府將徵詢各界意見後發布最終規則,預計年底前實施。此外,彭博日前揭露美國正考慮限制中國取得AI晶片能力,尤其在環繞式閘極(GAA)電晶體技術。

美國持續限制北京取得關鍵技術能力,引起中方的緊迫感,也視技術突破為當前政策重中之重。中國「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兩院院士大會」24日在北京召開,中共政治局七常委悉數出席,中共當局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習近平在上述會議致詞稱,現在距中國設定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1年,屆時應當具有居於世界前列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以支撐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整體躍升。他強調要立足「自力更生」,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要求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要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領域,並點名針對積體電路(半導體)、工業母機、基礎軟體、先進材料、科研儀器、核心種源等領域的瓶頸制約,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為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持。

習近平並提出,要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AI)、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就中國科技弱點,他坦言中國原始創新能力還相對薄弱,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頂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中共此番召開科技會議頗不尋常,央視旗下「時政新聞眼」指出,這是上述三場會議首次合辦,也是中共20大後首次召開,會議宣讀「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在國務院外新稱「中共中央」名號。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搭過嗎? Waymo無人自駕計程車 舊金山全面開放
加州最貴民宿1夜2.25萬 天后泰勒絲等名人曾光顧
密蘇里州六姊妹加起來570歲 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大姊101歲小妹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