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亂漲 消費者買民生用品 專找便宜貨

主要食品的價格持續上漲,為消費者帶來沉重負擔,由於大部分人優先購買食物與其他必需用品,限制了其他商品與服務的支出,零售商與民生消費性用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CPG)製造商正在角力,零售商對供應商施壓以控制價格,供應商則試圖恢復或保護其利潤率。

乾雜貨去年同比增12%

近幾個月食品價格增長的速度趨緩,然而NielsenIQ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的四周內,屬於「乾雜貨」(dry grocery)類別商品的平均單價比去年同期增加12%,遠高於疫情前2%到3%的一般水平。

家事(household care)用品的價格上漲9%,其中又以驅蟲劑和餐巾紙漲最兇;寵物用品價格上漲15%。

包裝食品價格上漲的情況往往比蔬果、肉類等生鮮食品還要持久,因為加工商品通常會有較長且較複雜的供應鏈,農產品則可以在短短幾日內從產地運送至商店。

加工程序較少的商品,如肉類、農產品、乳製品等,其價格往往與多變的天氣、地緣政治以及全球商品市場的動盪更密切相關。

連鎖超市調整運輸省錢

為了降低成本,超市連鎖店克羅格(Kroger)的採購與供應鏈團隊正在研究食品製造商的貨車運輸路線,以及其他可以節省開支的領域。

「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家樂氏(Kellogg)等包裝食品公司紛紛以人力成本上升、交通運輸、原料等作為漲價的理由;隨著通膨加劇,增加的成本為食品公司的利潤率造成壓力。利潤正在恢復,但許多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包裝食品價格恐已到頂

銷售成長放緩、交易量變弱、以及可能增加的折扣活動帶來新的壓力,使公司對降價保持謹慎態度。

消費者則一直在抵制價格上漲,轉而購買更便宜的包裝商品,與此同時食品公司的成本也開始下降,因此食品產業分析師表示,包裝食品的的價格上漲可能已經到達巔峰。

亞馬遜(Amazon)旗下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等雜貨零售商幾個月以來也一直在對抗食品製造商抬升價格,一些超市威脅,如果不協商就停止販售商品,若包裝食品公司想要漲價,必須說明成本和其他詳細資訊,證明漲價的正當性。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外賣郎漲薪新規 法院喊暫停 31日公聽會後再做裁決
結束訪華行程 財長葉倫重申:美不尋求與中經濟「脫鉤斷鏈」
4亞太國連2年出席 北約聚焦中國 造成內部分歧緊張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省近9千元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挑這款
鎮金店x蔡詩芸 最具個性聯名金飾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
絕美鑽飾 限時下殺22折起
蘇菲亞時尚輕珠寶 小資族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