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售美債救人民幣....中國10年內減持40%美國公債 創14年新低

市場人士認為北京委託國營銀行拋售美國公債以籌措資金,以支撐在16年新低徘徊的人民幣匯率。(圖片來源/pixabay)

中國持續減持美國公債,引發市場猜測背後動機,8月底,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餘額下跌至14年來最低水準,下降速度加快。

有些分析師指出主要原因是,中國當局正在帶頭採取行動支撐人民幣匯率,另一些分析師將近期美公債價格暴跌歸咎於中國大賣美債。

中國或是美國長期公債利率跳升的幕後推手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指出,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經濟學家斯洛克(Torsten Slok)10月初發表的部落格表示,「也許中國是美國長期公債利率跳升的幕後推手」,當時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16年最高點。他附註的圖表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在2013年達到頂峰後穩步下降。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8月底為止,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餘額總計為8,054億美元,較10年前的水準銳減40%。

美國財政部10月末公布,8月份中國投資人拋售212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和公債,創4年最大單月賣壓,其中,中資賣出創紀錄的51億美元美國股票。

以前,中國曾經以充裕的外匯存底積極購買美國公債,成為僅次於日本的美國公債第二大外國投資人。考慮到中國持有美債的規模,中國的拋售確實會打壓美國公債價格,並推高殖利率。

高盛估計9月份中國資本外流高達750億美元

並非所有人都同意斯洛克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可以將持有的資產轉移給海外託管人,落得輕鬆,而無需拋售美債。 然而,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持有美債明顯減少,代表北京捍衛本國貨幣人民幣的堅定決心。

由於投資人對中國經濟成長和債務負擔的擔憂加深,中國面臨嚴重的資本外逃。根據高盛估計,9月份中國資本外流高達750億美元,為2016年以來最大單月流出規模,這給人民幣帶來強大的下行壓力,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為7.3元,創2007年以來的16年新低。

外資銀行的外匯交易員表示,中國國營銀行或許已經在[10月1日(國慶日)前後拋售美元,這與同業的觀點相呼應。 中國當局敦促國營銀行支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而銀行回應的作法是拋售美國公債,來籌集所需資金。

自2015年人民幣大貶導致中國股市和人民幣下跌以來,北京已動用數千億美元外匯存底進行市場干預。分析師表示,由於急於維持目前的外匯存底餘額水準,北京可能已委託國營銀行為人民幣匯率護盤。

外匯市場盛行套利交易,打壓人民幣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公佈的人民幣每日參考匯率顯示出當局的危機感。央行的人民幣參考匯率與市場匯價之間的差距已擴大至創紀錄水準,但是自9月中旬以來,官方中間價仍維持在7.17人民幣兌美元。因為中國允許人民幣在中間價上下浮動2%以內,看起來人行已經恢復固定匯率機制。

有些投機客利用貨幣寬鬆刺激國家的低利率機會,一邊借入人民幣,然後把資金換成美元等利率較高的貨幣,進行套利交易。高盛建議客戶利用借來的人民幣,押注巴西幣雷亞爾(real)和其他南美貨幣等高收益貨幣。

投機客透過出售人民幣,轉進其他貨幣來尋求套利利潤,套利交易的增加會進一步削弱人民幣。許多分析師預計,如果這類投機交易增加,中國當局將別無選擇,只能出手提振人民幣,屆時可能拋售美國公債。

然而,隨著出口成長放緩和外國投資金額下降,中國的外匯儲備(購買外國公債的資金來源)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增加,畢竟西方國家降低與中國經濟關係風險的努力才剛開始取得成效。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比中國高出2個百分點

如果中國繼續減持美國公債,市場投資人會認為這種減持為推高美債殖利率的因素,從而引起聯準會(Fed)的擔憂,中國經濟不穩定為全球金融市場增添不可預測的變數。

最近幾周,美國公債市場遭到全球投資人大舉拋售,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5%下方徘徊,逼近2007年以來的16年最高水準。

巴克萊銀行的策分析師10月底表示,除非突然爆發一些金融衝擊或經濟衰退,否則投資人不應指望美債殖利率會很快下滑。

巴克萊銀行的報告指出,「美債價格反彈的難度仍然很高。儘管美國數據繼續顯示經濟具有彈性,但市場仍預計未來幾季經濟將大幅放緩。」

11月6日盤中,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4.5912%,比中國同期公債殖利率2.7%高出大約2個百分點。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剛性需求撐盤!新青安催買氣 2023房市量微縮、價緩漲
南北大不同!北部買房偏好一層一戶、平面車位 南部更喜歡獨棟透天
梁文傑遭陳琬惠、徐巧芯爆吸加熱菸、進出招待所 柯文哲一句話讓眾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