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史上首張黑洞影像 未來盼提高解析度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許秩維台北10日電)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曝光,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松下聰樹表示,此照片代表揭開活躍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面紗等3項重大科學突破,未來希望可以提高影像的解析度。

中央研究院今天跟全球同步舉辦「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重大成果發表記者會。

黑洞是宇宙中極度壓縮的物體,在極小區域內含有極大質量。黑洞的存在會影響其周圍環境,使時空變形並加熱周圍物質而發光。

廣義相對論預測,這種高熱物質將「照亮」遭時空強烈扭曲的區域,導致「暗影」出現。

中研院長廖俊智宣布,EHT計畫成功拍到人類史上首次的超大質量黑洞影像,這也是本世紀天文跟物理學界重大的發現之一。

「台灣在本世紀重要發現之一佔有一席之地」廖俊智表示,EHT計畫透過多個望遠鏡陣列,形成一個直徑跟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其拍攝的解析度可以解析鄰近黑洞的陰影。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松下聰樹表示,這次的拍攝到的影像位於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

松下聰樹指出,這次拍攝到的黑洞影像是在2017年4月拍到的,影像呈現宛如新月的結構,中央部分是黑暗的,且整整7天的觀測,都拍到一樣的影像。

在科學上的突破方面,松下聰樹說,共有3項包含揭開活躍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面紗、探索極限條件下重力理論的新工具跟研究黑洞相關天文物理的先鋒。

未來的研究方面,松下聰樹表示,目前影響的解析度還不夠,未來盼可以拍到希望更高解析度的影像。

中研院指出,這次參與完成這項創舉的望遠鏡共有8座: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阿塔卡瑪探路者實驗(APEX),IRAM 30米望遠鏡(IRAM),詹姆士克拉克麥克斯威爾望遠鏡(JCMT),大型毫米波望遠鏡(LMT),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MA),次毫米波望遠鏡(ARO)、南極望遠鏡(SPT)。(編輯:卞金峰)1080410

宇宙浩瀚無垠
黑洞真面目曝光 台北與五城市揭人類新頁
超強望遠鏡 可看到月球上一顆棒球
什麼是黑洞、事件視界?這裡一次解答
黑洞引力強光線無法穿透 觀測難度高
中研院黑洞觀測推手 合影比黑洞手勢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