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智慧交通 黃偉哲:用AI減少A1車禍

台南市今年上半年大型車涉入死亡車禍11件、行人A1事故7件,相比去年死亡車禍19件、行人A1事故20件,事故率恐有增無減,市議員朱正軒要求市府應從相關硬體及教育著手加強。市長黃偉哲喊出「用AI減少A1」,將運用創新智慧科技手段來加強提升交通安全環境。

朱正軒14日在議會總質詢指出,近來永康區發生2起A1車禍(造成人員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之交通事故),1起是水泥車輾斃騎自行車的學生,1起是砂石車把機車騎士捲進車底,強調大型車內輪差及視野死角肇成交通事故意外頻傳,顯示交通安全仍待加強。他舉日本為例,大型車右轉時會先在路口減速或暫停,確認沒有機慢車或行人後,再繼續往前行,也有助於杜絕視線死角產生的風險危害。

黃偉哲表示,每一起車禍發生都令人難過,希望能透過「AI減少A1」,將AI運用於重要路口分析,精準投入有限資源以降低交通風險因子。他說,面對AI科技創新,市府會運用智慧科技方法分析交通事故原因,並運用創新智慧科技手段來加強提升交通安全環境。

交通局長王銘德說,後續會與監理所合作,從源頭加強大型車警示輔助系統。至於大貨車硬體部分均明定要求裝設行車視野輔助、兩側及後方防止捲入裝置、轉彎倒車警示及行車輔助系統共4種裝置,至於相關設備何以無法發揮成效?該如何精進,會再與中央討論。此外,針對轄內公車也優先普及警示輔助系統。

台南市警察局長廖宗山說,市警局交通大隊針對轄內客運、大貨車均有加強宣導提醒,右轉時,務必減速慢行,後續仍會持續加強宣導大車視線死角問題,提升交通安全。

交通局智慧交安科指出,除運用智慧科技輔助裝置也結合科技執法,另也透過大數據分析近5年易發生事故熱點、熱時、熱區,並建置交通安全事故資料分析平台,善用大數據與AI整合的碰撞構圖分析,協助交通改善決策判斷。此外,也利用車路聯網技術於成大、奇美及安南醫院周邊路廊建置國內最大緊急車輛優先號誌系統,今年還將完成市立醫院等4處路口,期能多管齊下,提升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