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 《外交家》:美國須重新思考與北京競爭策略

中國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去年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出口國,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布將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課徵100%的關稅,這項舉措旨在保護美國剛起步的電動車產業。美國期刊《外交家》指出,美國必須重新思考在電動車市場與中國競爭的策略,應該借鏡中國的產業政策,利用自身獨特優勢讓美國在全球電動車市場處於領先地位。

關稅影響有限

《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拜登(Joe Biden)決定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課徵100%的關稅,標誌著中美貿易關係的關鍵時刻。拜登的立場在今年的大選年引起美國選民的強烈共鳴。然而,這些關稅的直接經濟影響可能有限。

目前,中國電動車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不到2%,這個數字受到現有關稅及嚴格監管壁壘的抑制。此外,許多中國企業透過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來規避這些障礙,從而削弱新關稅的有效性。

<cite>2024年4月25日,中國北京國際車展上的小米SU7電動車。(美聯社)</cite>
2024年4月25日,中國北京國際車展上的小米SU7電動車。(美聯社)

儘管關稅可以透過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免受外國競爭衝擊,提供暫時的喘息機會,但這無法解決損害長期競爭力的深層結構性問題。拜登政府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讓美國電動車產業免受低價進口車的影響,為美國製造商提供擴大規模、創新、降低成本的機會。

然而,《外交家》指出,僅依靠關稅的策略並不夠。為了真正與中國競爭,美國必須停止使用中國傾銷廉價產品或出口過剩產能違反貿易規則的藉口。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培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新興技術的長期產業政策提供寶貴的經驗。透過審視中國的做法,美國可以效法中國成功經驗,同時避免失誤,而且憑藉自身的技術及金融優勢,美國不僅可以追趕甚至能超越中國的成功。

中國電動車優勢

中國電動車的價格優勢源自於真正的競爭力,這是精心制定的產業戰略成果,該戰略融合了保護主義、政府對研發的大量投資、強大的供應鏈。此外,中國當局促進省級地方政府及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並極為重視理工教育,培養產業升級所需的人才。

此外,中國電動車產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前瞻性的連貫產業政策,美國近數十年忽視了這一點。中國政府對電動車市場的供需雙方提供巨額補貼,讓購買電動車具有經濟吸引力,同時支持製造商擴大生產。這些補貼獲得有利於國內生產的嚴格法規支持,確保國內製造商從減少與外國公司的競爭獲益,這個全面的政策框架推動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成長。

<cite>2024年3月,中國江蘇常州的力帆電動車工廠。(美聯社)</cite>
2024年3月,中國江蘇常州的力帆電動車工廠。(美聯社)

《外交家》指出,或許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的電動車製造商之間形成激烈的內部競爭,這些公司受到激勵,努力創新並超越其他製造商,從而導致電動車技術的快速進步及成本的顯著降低。此外,中國政府關注生產體系,而不僅關注最終的電動車產品,導致強大的國內供應鏈策略發展,這確保電池及電子系統等關鍵零件在中國本地生產,減少依賴外國供應商,並降低成本。這種內部競爭加上政府的全面支持,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及電動車技術的領導者。

然而,中國透過降價進行的激烈競爭導致利潤率微薄,形成了競爭激烈但資金緊繃的產業。此外,中國國內消費疲軟及由此導致的中國電動車出口激增引發貿易摩擦及政治脆弱性,沒有明確退場策略的慷慨長期補貼扭曲了市場激勵,導致效率低下,而且依賴政府的資金支持。

美國可採取的作法

為了效法中國的成功例子同時避免其陷阱,美國必須採取超越關稅的全面戰略,該戰略應該包括政府為電池技術、電動動力系統、輕質材料等關鍵領域的研發提供大量資金,透過促進這些關鍵領域的創新,美國可以獲得全球競爭力所需的技術優勢。然而,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的補貼應謹慎調整,並逐步取消防止市場扭曲及過度依賴政府支持,透過明智的激勵措施建立自我維持的市場將確保長期的生存能力。

對製造商及消費者來說,經濟誘因都至關重要,擴大提供給投資電動車技術的公司稅收抵免及補貼將刺激國內生產,加強消費者激勵措施將推動需求並創造強勁的國內市場。這種雙重方法確保供給及需求同步成長,培養永續的市場生態系統。隨著市場成熟,美國政府可逐漸減少這些激勵措施,可以避免中國依賴補貼的模式出現的低效率問題。

<cite>2024年3月8日,美國俄亥俄州的電動車充電站。(美聯社)</cite>
2024年3月8日,美國俄亥俄州的電動車充電站。(美聯社)

基礎設施投資是另一個重要支柱,美國必須致力於建立全面的電動車充電站網絡,將這個基礎設施標準化,確保不同電動車車型之間的兼容性將進一步促進人們使用電動車,並支持產業成長。

《外交家》指出,除了這些基本策略之外,與國際公司建立合資企業可以加速技術轉移及創新,讓美國公司能利用先進專業知識並整合全球最佳實踐。此外,更新移民計畫以吸引頂尖理工人才將確保新想法及技能穩定湧入美國,從而加強電動車產業及更廣泛的技術領域。此外,綠色債券(green bond)及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等創新融資機制可為大型基礎設施計畫及研發計畫提供資金,動員私人資本造福公共利益,並鼓勵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將新技術推向市場。

<cite>2023年9月28日,美國加州伍德斯托克的特斯拉充電樁。(美聯社)</cite>
2023年9月28日,美國加州伍德斯托克的特斯拉充電樁。(美聯社)

《外交家》認為,儘管面臨這些挑戰,美國仍擁有獨特的優勢,可讓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美國擁有先進技術,矽谷(Silicon Valley)是先進創新的中心。此外,美國也受惠於深厚的資本市場,能提供必要的資金,擴大新技術及產業的規模。此外,美國的汽車文化以對汽車的長期熱愛為特點,為汽車創新提供了容易接受的市場。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精神鼓勵創業及競爭,推動持續改善及效率。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