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尚未聯絡習近平 白宮:不急著對付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 拜登政府周二(2月2日)表示,並不急於與戰略對手中國交手,並表示會先追求與盟友和合作伙伴「步調一致」。

拜登自1月20日上任以來,已經與許多世界領導人聯系,但尚未與習近平交談。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在一次記者會上表示,她無法透露兩人何時會進行通話。她也拒絕透露中國是否要求與拜登通話。

她說,隨著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就任美國國務卿,「與中國人接觸的層次更多了」,但她和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 (Ned Price)都說,會優先與盟友和伙伴交談。

普萊斯在一次發布會上說,有一些問題,包括氣候變化,「在這些問題上與中國進行有限的合作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

他說,美國的聯盟和伙伴關系是「在任何範圍的挑戰中的力量倍增,這包括我們與北京的關系中。所以,作為第一步,我們要確保我們與這些盟友、與這些伙伴保持一致,然後......你可以預期,將與中國在多個領域進行接觸。」

路透社報導,盡管拜登在競選期間稱習近平為「暴徒」,並發誓要帶領國際社會施壓、孤立和懲罰中國,但習近平在拜登當選後依然發駐祝賀。

拜登政府尚未完全闡明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戰略,但表示將大體上延續前總統特朗普所采取的強硬做法。

拜登政府誓言要「超越」北京,並贊同特朗普政府在最後一刻認定中國對新疆穆斯林實施了種族滅絕,同時還強調希望在氣候變化等政策優先事項上進行合作。

中國最高外交官2日呼籲讓美中關系回到可預測的建設性道路上,同時表示華盛頓應該尊重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並停止干涉香港、西藏和新疆問題。

當被問及這些言論時,莎琪說,中國應該「停止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施壓,而與台灣民選領導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美選民支持中美在氣候問題上合作

根據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和進步數據公司2日發布的民調發現,56%的美國受訪者希望與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合作,認為氣候變化比包括新冠肺炎在內和核武裁軍等議題更重要。

拜登將氣候問題置於其國內外政策的核心,包括重新加入全球《巴黎協定》和任命前國務卿克裡 (John Kerry)為美國氣候特使。

美國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氣候變化貢獻者,合計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40%。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總裁的高級顧問伍德羅夫 (Thom Woodroofe)說:「兩個最大的排放國之間的某種程度的合作顯然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無論是對他們自己的行為,還是對其他國家的行為。」

這項在2020年12月針對1040人進行的調查發現,69%的選民認為,如果中國采取更多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那麼美國也應該效仿。

調查也發現,62%的人支持拜登的競選承諾,即讓中國對其氣候承諾「負責」,比如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

在調查中,美國選民特別支持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的合作,52%的選民認為與中國合作加大發展力度對美國經濟有利。

克裡上周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與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合作,將其作為一個「關鍵的獨立問題」,但強調他們不會為了在氣候問題上取得進展而用其他議題來交換。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特定領域的合作不能脫離整體的雙邊關系的整體。

鄒宗翰/楊威廉 (路透社等)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