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川普二度對決 北京、莫斯科怎麼想?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登場,民主黨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共和黨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上演二度對決,有鑑於美國的外交政策對全球不同地區產生深遠影響,這場選舉受到全球關注,美國對手北京與莫斯科是否偏好哪位候選人勝出,格外受矚。

對川普第一任期失望 蒲亭公開說更寧願拜登連任

拜登與川普將在6月27日進行本次大選的首場辯論,外交政策預計將成為兩人唇槍舌戰的主題之一。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俄羅斯事務與駐中國記者分析,究竟這兩個美國對手國家是否更偏好誰勝出。

熱衷於給人驚喜的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今年2月公開表示,他實際上更寧願拜登保住白宮大位,因為他更具「可預測性」。

但BBC的俄羅斯事務編輯羅森伯格(Steve Rosenberg)提醒,對於蒲亭這樣的公開支持,各界應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羅森伯格分析說,這並不是說拜登連任將為俄羅斯帶來什麼受到保證的好處,更多是因為莫斯科對川普第一個任期失望至極。

俄羅斯當局曾期望,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中,俄美關係能有所改善,但這從未實現。羅森伯格指出,誰也無法打包票,川普回鍋白宮不會讓莫斯科再次感到同樣的失落。

羅森伯格補充說,無論最終誰勝出,俄羅斯當局都將密切關注美國大選後政治不穩定和兩極化的跡象,並尋找從中受益的方法。

拜登川普皆對中國強硬 與盟友交往方式不同 

在中國方面,拜登和川普都對北京採取強硬態度,並採取類似的經濟政策來應對中國的崛起,包括提高針對廉價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BBC中國記者比克(Laura Bicker)指出,但兩人在應對中國的地區影響力方面,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拜登加強與地區夥伴的關係,希望透過統一戰線,向日益獨斷的北京發出明確的訊息。但川普更專注於達成他所認為的「最佳協議」。他在任內曾威脅稱,除非首爾向華盛頓支付更多資金,否則美國將從南韓撤軍。

對台灣立場互異

根據BBC報導,台灣議題是兩人最大的差別。

拜登曾多次表示,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武力犯台,他將保衛台灣。

而川普則曾指責台灣破壞美國企業,並表示反對美國向台灣提供援助的法案。這導致部分的人對他心生懷疑,他是否願意在台灣需要時提供援助。

新貿易戰VS新冷戰 北京難以偏好誰勝出

BBC指出,針對是由拜登還是川普成為11月大選贏家,北京不太可能更加偏好誰。

北京認為,行事作風更不可預測的川普可能會削弱和分裂美國在地區的盟友,為北京帶來機會,但他也可能引發另一場貿易戰。

但北京也不會太熱衷於拜登再執政4年,中共高層相信,拜登積極打造的抗中聯盟有可能引發一場新冷戰。

彭博社引述美國官員報導,美國情報機構的評估也認為,在拜登與川普的第一場辯論前,北京對拜登或川普當選沒有明確的偏好。

結論表明,北京官員與華盛頓官員同樣認為,儘管近來兩國加強召開旨在管理雙方分歧的高層會議,但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間的關係將繼續沿著下滑的長期軌道發展。近年來,美中在從科技到人權和南海等議題屢屢發生衝突。

前中國外交官高智凱說:「委婉地說,他們都不是完美的人選。」「拜登是一名冷戰戰士,他不在乎自己是否會讓世界陷入衝突,而川普可能會對中國實施制裁和關稅,以追求他的美國優先(America-first)議程。」

最深受影響的旁觀者:烏克蘭

另外,遭俄羅斯入侵2年多的烏克蘭,可說是最深受這場大選結果影響的國家。

美國以資金和武器等形式所提供的援助,對於基輔抗擊入侵俄軍的努力至關重要。但BBC安全事務記者科雷拉(Gordon Corera)指出,在基輔,大多數人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那樣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的細節。

科雷拉說,一名烏克蘭人告訴他,11月感覺還很遙遠,烏克蘭多個城市正受到俄軍升高的襲擊,以及烏軍為了阻止俄羅斯推進前線不懈地戰鬥著,在烏克蘭,有比美國大選更緊迫的擔憂。

當談到川普時,烏克蘭的分析人士知道川普陣營在6月下旬談論及結束俄烏戰爭的計畫。2名川普的重量級顧問表示,只有進行和平談判,基輔才能獲得更多美國武器援助。

部分人士擔心,川普可能會迫使烏克蘭達成它不喜歡的協議,但專家警告說,重要的是最終入主白宮的領導人在任期間做了什麼,而不是他們在選戰期間或辯論時說了什麼。

人們也普遍認為,考量到最新通過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計畫先前在美國國會卡關許久,即使拜登連任成功,在新任期也將持續面臨到挑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拜登川普首場電視辯論 調查:美國民眾高度關注
美總統大選辯論即將登場 重點資訊一次掌握
美國歷年總統辯論 失言、混亂和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