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川普對美國經濟各執一詞 事實查核顯示兩方都有說錯

在2024年大選的競選過程中,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這兩名候選人對經濟的說詞大相逕庭,紐約時報對此進行事實查核,結果發現通膨仍是拜登最大的痛點之一,而川普常自誇的經濟成果,卻被新冠疫情攪局。

川普6月在底特律的競選活動上說,拜登執政下,「當你把各項因素納入,通膨的真實數字可能是40或50%」。他同月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也說,當納入能源價格和利息支出,通膨可能高達50%。

川普競選團隊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說明,自2021年1月來,美國能源價格上漲了41%,像是汽油等某些能源價格更漲逾50%。

但紐時指出,最常見的整體通膨指標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2021年1月以來上升了20%,不到川普估計的一半;CPI年增率在2022年6月達到最高峰,為9.1%。

對照下,川普執政的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這項指數合計上升約7.4%;CPI年增率在2018年7月達到最高峰,為2.9%。

CPI是有納入能源價格,但川普有一點是對的,CPI自1980年代以來就沒有納入借貸成本。一篇1982年的文章解釋了為何CPI將涵蓋租金成本而非房貸利率,美國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寫道,房貸有部分是投資未來,而CPI應該只聚焦當前的消費。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Judd Cramer指出,若借貸成本被納入CPI,且計算時賦予足夠高的權重,那麼拜登執政時期CPI可能已上升50%。

不過,Judd Cramer不接受川普的說法,他不認為將利息支出納入考量是更精準的指標,或真實的通膨率,「沒人會說,歐巴馬第一個任期,由於房貸利率下降,真實的物價因而下降10%」。

拜登5月接受Yahoo Finance採訪時說:「我認為通膨是有些微上升,我剛上任時是9%,如今已降到3%左右。」

紐時指出這是錯誤的,拜登就職時,2021年1月的CPI年增率為1.4%,在2022年6月達到最高峰的9.1%,今年5月降至3.3%。

川普在一場底特律的活動上說:「100%的就業機會,都被非法(移民)者奪走。」

紐時指出這是錯誤的,官方估計顯示,未經授權進入的移民確實在近幾年成長,但數量不足以占據拜登執政下創造的所有工作機會。

兩個主張減少移民並加強邊境管制的團體估計,2023年未經授權的移民數量,比2020年高出230萬~250萬人。相比下,自2021年1月以來,美國增加了超過1,500萬個就業機會。

川普5月在威斯康辛州的造勢上說,拜登主政下,今年3月沒有出現任何新的製造業工作機會,「我不認為這從沒發生過」。

紐時指出,今年3月,美國製造業確實比2月減少約6,000個工作機會,但這並非前所未見的事。自勞工統計局1939年開始追蹤每月製造業聘僱以來,大約有四成的月份是相關就業機會下滑。就連川普時期,製造業在2019年就有七個月份是工作機會減少,在2020年前四個月也是如此。

拜登在6月的一場演講上說:「我們已創造1,500萬個就業機會,改寫歷史新高。」

紐時指出,這需要從脈絡下來看,自拜登就職的2021年1月到今年5月,美國增加1,560萬個工作機會。從未修正的粗估數字來看,這三年增加的新工作,確實是比至少從1945年來有完整四年任期的其他總統還多。

但從成長的百分比來看,拜登主政下前40個月的就業成長率為10.9%,仍落後一些前總統完整任期的表現,例如雷根第二任期的11.2%、卡特的12.8%。

拜登在6月的一次競選活動中說:「他(川普)為超級富豪提供2兆美元的減稅,除了增加債務外一點用都沒有。一般民眾幾乎沒有受惠,也對經濟成長沒什麼作用。」

紐時指出,這種說法太過誇大,根據2017年的減稅法案,大多數美國人都獲得了減稅,不是只有收入最高者受惠而已。減稅確實增加了聯邦債務,但一些研究表明,這項舉措刺激了經濟成長。

Karoline Leavitt說,2017年頒布的稅法,增加了兒童稅收抵減,並透過提高標準扣除額簡化了稅收,這都嘉惠了一般民眾。

獨立機構「稅收政策中心」估計,2018年有64.8%的人獲得了聯邦所得稅減免。大約81.7% 的年收入5萬美元至7萬5,000美元(大約為收入中位數)的美國人獲得了平均750美元的免稅額。

不過,高收入者確實獲益更大,收入級距在最前面1%的族群,獲得了整體減稅額的近17%,平均少繳3萬美元的稅。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搶台積電最後9字頭?3萬股東衝進場 散戶信心滿滿:當然要上車
孫子熱想回家…阿嬤結帳插隊嗆「年輕人不懂禮讓」 他1句話讓對方閉嘴乖乖排隊
女遊澎湖「租電動自行車」死裡逃生3次 她曝鬼門關前逃生經驗
獨/看不懂合約男友店面被迫頂讓 丟丟妹說重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