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擔心台海起風雲

(圖/美國白宮官網)
(圖/美國白宮官網)

美國總統拜登10日評論中國所面臨的經濟挑戰與成長疲軟,稱陷入困境的中國是「正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直言中國「麻煩大了」,他說「這不太好,因為壞傢伙遇到麻煩時就會幹壞事。」

拜登擔心中國會幹壞事,幹什麼壞事,拜登並未明言,倒是一個美國學者幫他做了補充。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國防部長戰略規畫特助、現為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教授白蘭斯向「美國之音」表示,在中國國內經濟困境引發擔憂之際,北京可能會透過升高與美國為了台海形勢而產生的戰爭風險來轉移焦點。他說,「中國軍事能力已經成熟,或許在短期內形勢會更咄咄逼人」,他又說「這也是為什麼因為台灣而起的戰爭風險,會是這10年來最高的原因。」

白蘭斯說台海戰爭風險升高並非虛言。有外媒報導,位於倫敦、由近100家保險公司組成的勞合社因擔憂台海危機,率先提高保險費用,還同步緊縮對台承保條件。據了解,全台最大保額的財產保險為台積電,整體保額超過1兆元,台塑集團逾8千億元,這類超級巨額保單,99%仰賴國際再保。再保經紀人解讀,企業投保的商業財產保險,戰爭本來就是除外條款,即兩岸若發生戰爭廠房遭炸毀,保險是不會理賠的,不過,台海危機不僅限於戰爭而已,更大的隱憂是「封鎖」,以科技、製造業來說,封鎖會讓原料、能源出問題,出口也面臨困難。

白蘭斯說的「中國軍事能力已經成熟」,也是事實,相信美國軍方對此已有充分認知,但更大的關鍵不止於此,而是自去年8月之後,這1年來台灣周邊軍事態勢的巨大變化。

去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啟動「繞台」軍演,準確地說,迄今為止,此類軍演從未結束,早已演變成了常態化的軍事行動。獨立國防分析師路易斯觀察,北京去年派1700多架次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約是前年的兩倍,今年上半年逾850次,年增率達54%。

必須看到,在常態化中的幾個現象或趨勢:一、機種全面,戰鬥機之外,還包括了轟炸機、加油機、預警機、反潛機、電子戰機及無人機等幾乎所有機種,且空海軍結合;二、過去所謂的台海中線早已不存,戰略縱深被大幅壓縮;三、解放軍的海空潛經常出入台灣東部海域,這是為了對台灣東部國軍形成壓力,也是對美、日外援構成拒阻;四、經常逼近台灣24海里毗鄰區,極度壓縮台灣預警空間與時間。《紐約時報》報導說,北京的行動除了試探台灣的警覺性外,更意在讓台灣習以為常,盡力壓縮台灣面對危機的反應能力。

就在此時,中國外長王毅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柬埔寨3國,王毅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時強調,美國如果想透過軍援的方式把台灣變成中國的「火藥桶」,引爆的除了台海局勢,還有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王毅還說,美國縱容支持台獨勢力倚美謀獨,是正在衝撞中國的紅線底線。

所有這些訊息,相信拜登必有掌握,難怪他要擔心現在正遇到麻煩的北京當局會不會幹壞事。